8月15日上午,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哀悼遇难者仪式在东街村废墟上举行。图为降半旗仪式。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中国应急体系嬗变 不断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中新社记者 邓敏
依据中国传统民俗,8月15日--灾难过后的“头七”,全世界的五星红旗又一次为一千多名逝者低垂。这已经是继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中国政府确定的第三个全国哀悼日。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战略发展期,从另一角度而言,中国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这其中,种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即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之一,无论是地震、台风、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难,还是矿难、化学污染、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事故灾难,都对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促使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从无到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管理中逐步嬗变完善,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日益增强。
事实上,自2003年“非典”暴露中国应急体系的软肋后,中国政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灾机制就全面提速。2003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分别完成了省级总体预案的制定。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中国的危机管理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正是有了这套初步完备的应急体系,明确灾难发生后,具体启动哪级预案,又根据预案级别,明确哪些单位的哪些领导,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灾难现场,在汶川、玉树、舟曲等重大灾难前,中国政府才能迅速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救灾。对此,有专家评述说:以前的“清官机制”靠的是清廉、有责任感的官员来救灾,现在靠的是一套制度。
同时,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驰援中,这套应急体系也正逐步迈向成熟与完善。例如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制度虽已建立十余年,但仍存在物资储备不足、品种较少等弊端。汶川震后,巨大的帐篷缺口不仅让外交部多次向国际社会求援,还让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赶赴浙江视察紧急采购。此后,民政部迅速对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重新规划布局。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民政部组织调运的各类帐篷、棉大衣、睡袋、面粉、方便食品、饮用水、发电机、净水装置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初步保障灾民和救援人员的各项物资供应。
8月15日上午,甘肃省在舟曲县举行哀悼活动,对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的遇难同胞表示哀悼。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国专业救援力量也在迅速壮大。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今年4月,解放军总参谋部宣布,将建成8支共5万人的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部队。6月,经历过汶川、海地、玉树地震考验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扩编了一倍。7月,民政部专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民政系统招收20名自然灾害学硕士生。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表示,将跨部门、跨地区联动,抓紧组建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年底前,东部所有省份要完成应急救援总队的组建,80%的市、县要完成组建任务;中部50%、西部30%的省、市、县要完成三级组建任务。而这一切,在本次的舟曲救援中又一次经历了实战演练。
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减轻损失,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权,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当全球各国政府无可回避地面临灾难频发这一新执政课题时,加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既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甘肃舟曲县城的废墟上,一只泥泞满布的手表,指针永远凝固在8月8日那个漆黑的凌晨。但救援仍在继续,重建已经开始。中国,正在自我修复和更新中,不断增强在磨难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