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头条 > 正文

岛城开建8000套保障房

来源:青岛早报-- 2010-07-16 06:40:23 字号:TT

    

    河马石公共租赁房已经开始选房了,不久,千余户中低收入家庭将搬入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建小区;我市最大的廉租住房项目——四方区康居公寓作为今年筹建的8000套保障性住房项目之一,将于年底前公开配租,1972套廉租房将全部供给低收入家庭;虎山脚下打造的生态大盘——文昌阁村改造项目不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房、回迁房,还将建设1014套经济适用房和200套廉租房,入住居民将共享小区的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一个个保障性住房实现了老百姓“安居”的梦想。

    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获悉,截至6月底前,分布在13个项目中的8000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开工。不仅如此,年内计划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8000套,目前申请工作已经在市内四区各个街道办事处展开。

    人物: 租赁房让一家人团聚

    “看到我们选上了新房,孩子比我们老两口还高兴,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家住江西路金湖小区附近一老式团结户的高先生说这话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7月1日,一家三口成功申请河马石公共租赁房,并且在小区3号楼选了一套建筑面积为70.33平方米的套二新房,站在视野开阔的13楼,可俯瞰整个新建小区,让他心底无比得敞亮。

    而眼下他和妻子两人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团结户单间中,记者日前来到高先生家中看到,打开大门后是一条过道,这是三户团结户家庭的公共走廊,其中北边的一间就是高先生家。掀开一道帘子,整个家一览无余,一张大床和一个橱柜占去了绝大部分空间,此外就是一张靠窗的吃饭小桌,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老式17寸的彩电。“房子实在是太小了,我们俩收入又低。没办法,女儿就只能到她奶奶或者姥姥家轮流住,这一住就是16年。”在一家商厦做保安的高先生说,如今女儿已经23岁了,刚刚参加工作,高先生和妻子觉得有愧于孩子,今年2月份得知河马石公共租赁房要公开配租了,二话不说就提交了申请。高先生介绍说,租赁房的租金加上小区管理费一个月大约要九百多元,他打算将现有的小屋出租,大约能有四百多元的租金收入,这样一抵消,每月只需要五百多元的租金支出就能享受配套齐全的套二新房,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探访: 最大廉租房工程开始内装修

    昨日记者来到四方区康居公寓施工现场看到,18个楼座主体已全部封顶,不少楼座的外部装修已经结束,转入了内部装修。记者在9号楼一单元301户样板间看到,内墙洁白无瑕,厨房、卫生间地面已经铺上了地砖,灶台、抽油烟机、座便器、洗手盆等一应俱全。工程负责人介绍说,房子装修交付,申请成功的家庭拎包直接入住。据悉,此项目位于四方区开平路以北,周口路以东,洛阳路以南,共有18个楼座,建成后将提供廉租住房1972套。

    记者又来到文昌阁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据了解,文昌阁村改造项目配建四栋小高层,包括三栋11层楼和一栋13层楼,共能提供398套经济适用房。记者在现场看到,三栋11层的小高层已经分别施工到6层、8层和9层,13层的小高层刚开始1层施工。“整个项目共配建廉租住房200套,经济适用房1014套,今年年底前将对一期的398套经济适用住房进行公开销售。”市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介绍。

    据悉,6月30日,随着四方区洛阳路片区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项目开工仪式的如期举行,我市今年8000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也标志着我市第一个住房保障三年规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为推进项目进展,市领导多次带队赴项目现场进行现场办公,各区政府和市土地、规划、建设、市政公用、环保、人防、消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并开辟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经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的共同努力,截至6月30日,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13个项目、8000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开工建设。这13个项目,分别是市南区的南岛组团改造项目(南片)、东平路以北建设项目、南村路46号腾空改造项目;市北区夹岭沟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四方区开平路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海岸路6号和22号项目(海岸馨园)、台柳路138号项目(香榭兰亭)、洛阳路片区集中建设(一期)项目、宜昌路片区集中建设(一期)项目以及李沧区枣山路168号项目、小枣园三期项目(御景山庄)、毛公地旧村改造项目、上王埠、东王埠、桃园旧村改造项目。

    建保障房已投资100亿元

    昨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陈培新接受本报专访,谈了我市在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上面的创新做法及下一步计划。

    记者: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中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陈培新:2007年全市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已经连续四年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实事之首。决心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建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两改”、筒子楼改造等措施,基本解决3.5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至2009年,市区两级财政直接投入18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减免配套费4亿元,通过划拨和限价方式让渡的土地收益达52亿元,共74亿元。再加上2010年约29亿元,四年合计将超过100亿元。

    记者:在推进保障房项目建设上,我市有哪些创新性的举措?

    陈培新:为加快推进我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积极采取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今年除四方区洛阳路片区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项目外,还有市北区的夹岭沟和四方区的宜昌路两个片区的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项目也如期顺利开工建设,这三个集中建设项目一期可建设保障性住房4902套,其中廉租住房895套,经济适用住房4007套,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市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记者:我市在保障性住房的租售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

    陈培新: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同时,今年我市加大了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年内计划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8000套,其中廉租住房3000套、经济适用住房5000套。为强化资格审核、建立部门联审制度,今年2月份,我市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 《青岛市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审核实施细则》,由国土房管、民政、公安、劳动保障、公积金、税务等部门联合对申请保障性住房家庭的住房、收入、婚姻、财产等情况进行核查,资格审查准确率大大提升。为方便广大市民办理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手续,根据住房保障“三级审核、两次公示”的工作制度,我市对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登记工作程序进行了优化调整,申请家庭可就近在其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办理申请手续。记者 孙静芳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