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美国军演强势喊话 中国无意争霸足以制敌(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07-11 13:43:29 字号:TT

    6月底以来,亚太地区军演密集登场,围绕着中国形成一条巨大弧形带:由美国组织的14国参加的“环太平洋”大型军演,俄罗斯“东方-2010”军演,还有一直在散布消息但到现在还没实施的美韩军演,此外,我国也在东海进行了实弹训练。这么多的军演和训练为何在亚太海域频频登场?军事专家陈虎认为,军演的目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从军事角度来讲是“练兵”;从政治外交的角度是要传达某种信息,通俗地说就是“喊话”。 (新华)

    美国“喊话”:

    亚太地区还是我说了算

    在这些军演中,规模最大、调门最高的是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

    首先,从练兵的角度来讲,美国认为,亚太地区的新型常规潜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在提高,而美国海军针对这种目标的作战经验相对比较欠缺。日本、韩国派出了常规潜艇,我们知道美国海军是不装备常规潜艇的,有了日本和韩国提供的常规潜艇,这种演练就可以更加地贴近实战。

    练兵练“反潜”

    当然,美国“环太平洋”军演的练兵目的绝不仅仅是反潜战。它在这个军演当中拿出了空中的B-52、F-22,海上的“里根”号航母、“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和滨海战斗舰,这些飞机和舰艇构成了美军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形成的一种新的作战力量体系。这个体系在形成过程中,肯定会有新的战术上的一些演进和变化。

    当然,美国人做军演从来不是单纯地为了练兵。这次“环太平洋”军演是一个进攻性的、强势的军事行动,演习地域不是在美国的家门口,而是逼近到了别人的家门口。

    “喊话”很强势

    那么,这个演习表达了美国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认为,美国实际上是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亚太地区依然是我的势力范围,在这个地区依然是由我说了算。这个信息不仅要传达给美国心目中的对手,同时也要传达给亚太周边、甚至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国家,告诉大家,美国在这个地区依然是老大,还要按照美国的意图去推进。这应该是美国“喊话”所要传达的最核心的信息。

    美国主导并参与的另外一场军演——美韩军演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这个演习喊话的成分可能要更重一些。美国借此向它心目中的对手传达着这样一种强势的信息:在某些问题上,我不会退让,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不惜进入到别国的敏感地区、核心利益地区。

    俄罗斯:

    在势力范围要有发言权

    我们再来看俄罗斯的“东方-2010”军演,我认为这个军演是练兵和喊话两方面并重。

    这些年来,俄罗斯一直进行军事改革,在武器装备、战役战术等方面都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调整。那么,这些改革在实战中好不好用?从练兵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军方就是想借此次军演集中检验这些年军事改革的成就。

    从喊话的角度来看,俄军的演习同样也传达着很多重要的信息。“东方-2010”要传达的一个核心的信息就是,这些年来俄罗斯的国力在逐渐恢复,军事改革收到成效,在传统的势力范围内要保有发言权,在传统范围内处理一些国际事务时,俄罗斯必须参与。

    中国“绵里藏针”:

    无意争霸但足以制衡威胁

    中国军方在东海组织的实弹训练,相对来说是一个低调的行动。从训练的海域来看是在我们的领海和毗邻海域,显然这是一个防御性的训练活动。

    这个演习尽管低调,但传达了一个绵里藏针的状态。我认为它传达的信息是,我们无意跟别人争夺地区的霸权,也无意侵害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但如果别人侵害我们的利益,或威胁到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有足够的军事手段和技术措施加以制衡。

    《瞭望》文章:有效因应周边海权新角逐

    文/陈向阳

    近期,中国周边地区多个海域形势趋于复杂,多个国家或单独或联合举行海上军演,一时间各种海上演习“扎堆”,周边海军竞赛浮出水面,西太平洋波诡云谲,值得严密关注与妥善应对。

    6月23日,由美国主导的14国“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在夏威夷启动,澳、日、新、马等国参加,意图“防范东亚地区某大国阻拦海上通道”;6月29日,俄罗斯“东方-2010”战略战役演习在俄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开始举行,俄三大舰队三艘旗舰悉数登场日本海。

    与此同时,中国周边黄海、东海、南海同时“波动”,近海三大海域“维权”与“维稳”形势趋于严峻。

    在黄海,美国与韩国欲藉韩国“天安舰”爆炸沉没一事举行联合军演,有媒体指美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或将参演,但军演却“因故”一再推迟。由于黄海属于中国近海与高度敏感海域,美韩如举行大规模军演,其“耀武扬威”虽意在威慑朝鲜,但“项庄舞剑”,黄海军演不仅临近中国领海,而且直逼中国的政治中心,理所当然遭到中国的明确反对。何况“天安舰”沉没谜团未解,美韩大规模军演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进一步激化朝韩、朝美矛盾,更将威胁中国安全,既不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亦不符合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在东海,日本极力强化对中国“钓鱼岛”的“事实占领”,对中国海军穿越琉球群岛公海海域的正常之举一再反应“过敏”,不时大肆炒作中国军舰“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不断炮制“中国海军威胁论”。

    在南海,中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双边岛礁争议日趋复杂化,“第三者插足”愈发明显。一边是有关国家挖空心思要“傍大款”,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对华施压,并将与中国的双边争议“多边化”;一边则是美国想方设法“插手”南海问题,企图以此增加对华制衡“筹码”。

    中国周边海域骤然“风声水起”具有多重复杂背景,也是国际政治走向“海洋时代”与“亚太时代”的深刻反映。

    一是亚太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亚太尤其是东亚日渐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重心”,其对主要大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各大国遂纷纷加大投入,亚太大国博弈更加“热闹”。美国虽然在伊拉克与阿富汗难以“自拔”,但仍加紧推进“战略重心东移”,尤其加大亚太海军部署;日本不甘“平庸”,争当亚太强国;俄罗斯虽然重心在欧洲与西部,但极力凸显自身在亚太的“重要存在”,“决心”在亚太繁荣之中“分一杯羹”;印度则在立足南亚与印度洋的同时,通过“战略对话”与日本“遥相呼应”,强化与东盟联系。

    二是世界范围海权角逐加剧,海军竞争更为激烈。世界陆地资源日渐减少与海洋资源“取之不尽”形成鲜明对照,国际贸易对远洋运输高度依赖,海军在国际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水涨船高”,导致各方围绕“海洋权益”与“制海权”展开较量,角逐“海洋国土”、海上战略通道、海洋资源等,致使既有海洋争端更趋复杂。同时,新兴大国崛起导致世界与区域海洋格局重新“洗牌”,美国、日本等老牌海洋强国心有不甘,美国更是极力维护“海洋霸权”。

    三是有关方面矛盾激化使然,如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因“天安舰”事件关系骤然“紧绷”,东海、南海争端日久生变。

    四是中国全方位加速崛起引发周边某些国家“反弹”,一些邻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更加突出,企图通过“大国平衡”战略、借助美国等“制衡”中国。特别是与中国存在海洋争端的某些邻国,其“危机感”加深,唯恐争端解决“时间站在中国一边”,遂加紧强化对中国海洋权益的非法侵占侵蚀,加大对美国的战略借重。

    中国的和平崛起当然包括“海洋崛起”,中国必将走向陆海兼备的强国,这既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大踏步“走出去”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中国捍卫海洋领土主权这一“核心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海外利益、确保海上通道安全、开发海洋资源能源的正当诉求。

    面对严峻复杂的周边海权角逐,中国不仅需要加快发展为自身与地区和平发展“保驾护航”的强大海军,更需要尽快明确“海洋战略”。要分清轻重缓急,妥善兼顾“近海”与“远洋”。由于中国在海洋上“远忧”与“近虑”、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兼而有之,“近虑”与传统安全威胁的解决难度远大于“远忧”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宜采取“远近兼顾、以近为主、由近及远”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重点应对传统安全挑战”方针,拓展远洋应服务于近海“维权”与“维稳”,并为最终合理解决近海争端争取时间、积蓄力量与锻炼队伍;

    要坚持“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外交谈判、经济开发、法理主张、军事斗争准备等多管齐下,与邻国增加沟通、互信、理解,与海洋强国增加交流与协调,加强海洋非传统安全国际合作,破解周边海洋“安全困境”,强化海洋危机管理,尽量避免擦枪走火与危机失控;

    要改进与发展“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既有方针,对“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辅之以“有力”,稳步推进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的解决。(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