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2年“黑哨”龚建平主动交代问题后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而没主动交代问题的裁判反而相安无事。8年之后,扫赌打黑反腐风暴刮向了裁判圈。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了。 随着“金哨”陆俊和国际级裁判黄俊杰、周伟新被警方带走调查,关注中国足球的人们都不禁发出感慨,既然曾经代表中国裁判最高水平的陆俊都已经成为“黑哨”,那还有几名裁判能够洁身自好呢?显然,中国足球裁判的声誉随着“金哨”褪色,已经跌至谷底。 黑哨发展的三阶段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中国裁判界作为中国足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随着腐烂的中国足球一起病入膏肓。代表公平、公正的“黑衣法官”给人们带来的只有黑幕重重。 “从联赛第4、5轮开始送钱,到丧失冲超希望时停止;钱有一个基数,每场6万元,实际花的钱肯定在这个之上,关键场次是这个的3倍、5倍。”这是2002年那场扫黑风暴刮起时,绿城老板宋卫平公开的数字,听起来令人咋舌。 黑哨收“黑金”,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事实上,联赛发展的16年,是黑哨成熟的16年,是“黑金”演化的16年。一位圈内人士对中国足球裁判做了阐述:“黑哨发展有三代:第一代是官哨;第二代是黑哨;第三代是赌哨。” 官哨不讲金钱讲人情 官哨,顾名思义,是裁判听命于某些官员的意思,按“上面的意思”吹。由于官哨乃奉命行事,自然有恃无恐,可以比较明目张胆地把被黑球队朝死里整,而不用担心受到“上面”的处罚。相反,如果裁判员领会意图和执行不到位,很可能影响自己的评级定位。 1994年职业化开始时,官哨就伴随着产生了,不过那时候和金钱的关系并不大。有一些引起争议的判罚,绝大部分是技术上的失误。 “当时的官哨主要是存在"人情哨",裁判平时和某个队或某个教练关系不错,对方有困难找到裁判员请"嘴下留情",裁判抹不开面子,偶尔也放宽了一些执法的尺度。”一位知情者说。 在国际商业比赛里吹官哨,也被称之为“爱国哨”。1996年4月9日,北京国安队2比1战胜巴西格雷米奥队。主裁判黄钢的数次重大错判,严重影响了比赛进程与结果,包括吹了格雷米奥队一个点球,罚下格雷米奥一名球员,以及对近在咫尺的国安队员球门线上的手球视而不见。客队被深深激怒了……此后,“爱国哨”前仆后继,为国字号服务。至少有10名国内裁判有资格评选最佳“爱国哨”。 2007年为了给国奥队备战利用便利,沈阳组织了四国赛。黄俊杰在中日之战中的表现让国奥自己都感到“没有面子”。第13分钟,戴琳从身后飞铲对方13号,结果黄俊杰根本没有任何表示。26分钟,日本国奥14号的接应根本不越位,结果第二边裁“明察秋毫”,立刻举旗。第69分钟,日本队的传球再次不越位,黄俊杰又加入了和边裁的“大联欢”中。同年年底,国奥在广州和美国国奥的热身比赛,主裁判赵亮如出一辙…… 黑哨黑一次的钱足够枪毙 “从1996年开始,裁判开始收取"黑金",数额在现在看来不值一提。那个时期各俱乐部的普遍做法是多给裁判员报销路费,每次多给报一千来块钱,住的地方好一点儿,再买点儿土特产什么的。”知情人说,这个阶段属于“黑金”试水阶段,裁判的胆量与胃口从此大了起来。一次次试水成功之后,裁判身价看涨,单场收入由土特产涨到了3万元至8万元之间,最多也有10多万元的。 1998年初,发生了著名的“利彪事件”,广州松日俱乐部副总经理利彪给媒体报料,称陆俊“受贿20万元”。后来,陆俊赢得了与媒体打的这场名誉权官司。 “其实那时候,一名主裁判一年执法的"黑色收入"已经达到100万元之巨。”知情者透露,那一年,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自己处理过的裁判事件就达到了28人次,这在职业史上是最多的,可见12年前“黑哨”就已猖狂到何等地步。 可以说,2002年的“龚建平事件”给黑哨们敲响了警钟。2002年前后,足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扫黑行动”,这场行动后来演化成个别事件,即众所周知的“龚建平事件”。那次足协内部处理了17名边裁,有4人因坚持不承认而遭到终身停哨。据悉,当时50多名裁判员交代的问题相当严重,金额总数超过了2000万元,也有说法是超过了3000万元。 那次扫黑最终以龚建平作“替罪羊”而告终,事实到底如何呢?一个“黑哨”中间人在酒后吐真言:“希望就到龚建平这里打住吧。龚建平是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判的,照这个标准,有些"黑哨"黑一次的钱足够枪毙的了。” 赌哨足协成了保护伞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十年甲A“最佳裁判”陆俊的真实面目竟是黑哨,陆俊目前涉嫌收受贿赂被警方带走,很多人猜测,陆俊本人也参与了赌球的勾当中,让陆俊能轻而易举执法的背后却隐藏了很多和高层的利益之分。 一位圈内人说:“2003年,逃过第一次反黑风暴的黑哨们很快卷土重来。不同的是,之前私底下单独做工作变成了寻找"保护伞",能跟某位足协官员扯上关系显然效率更高,比如在圈内,某位裁判被公认为一家俱乐部的"贵人"裁判,就是因为足协裁判部主任张健强与这家俱乐部关系非同一般。如果能跟南勇、杨一民这样的高层搭上线,就根本不会在裁判问题上吃亏了。最后发展到俱乐部要求哪个裁判执法比赛,裁委会一一应允,才衍生了俱乐部和足协高层之间的官商勾结。同时,这些俱乐部还不忘贿赂裁判,做到"双保险"。”一般而言,某个足球裁判在圈内有盘根错节的人脉。当一支球队希望主场赢球时,其老总便会提前向足协申请,希望某人执法某比赛。2003年,时任陕西国力队的某领导在一次饭局上公开说:“下一场我们跟××队的比赛,我已经跟足协哥们儿说了,让××过来吹,这球指定赢了。”在场的人都以为该领导喝多了乱说一气。没想到,比赛时果然是该领导所说的那位裁判执法,国力队果然3比1取胜。 虽不能就此断定这场球有问题,但至少说明,在选用裁判问题上的确存在俱乐部与足协官员交易的可能。 2005年,“金哨”陆俊“激流勇退”。当时人们都很吃惊,陆俊解释说不想到犯错误的年龄才退役。“现在看来,他在此之前已经捞足了。”一位球迷点评道。 黑哨背后的博弈 收入一场黑哨顶吹五年 裁判员为什么会吹黑哨?球员为什么踢假球?目的都是为了挣黑钱,一个裁判吹满一年的中超比赛还挣不到5万元钱。而吹一场黑哨的收入就会多达数十万,如此巨大的差距,让很多裁判都铤而走险。 “按照目前的行情,一场黑哨价格达到了20万元。但按照中国足协的规定,2009赛季一名主裁判执法中超比赛的津贴标准为1600元/场;而助理裁判员和第四裁判员的比赛津贴标准则是1000元/场;比赛监督的津贴是800元/场。以此标准,即使一名中超裁判每轮比赛都获得执法资格,全年30轮比赛,裁判获得的报酬也仅仅是48000元,并不算多。 “如果有裁判吹了一场黑哨,足协通常的处罚方式是内部处理,停哨几场,周伟新当年制造了国安罢赛的闹剧,才被停哨8场,可见足协的处罚并不严重。他们处罚的目的就是让裁判减少执法场次,从而在收入上减少。但事实的情况就是,裁判吹了一场黑哨,拿到了20万元的收入,这个数字竟然是他每场比赛都认真吹罚,一直吹满五年的收入!如此巨大的差距,裁判员自然愿意吹黑哨挣黑钱了。”一位圈内人算了这样一笔账。 一位圈内人说的一句话意味深长:“没有一个裁判因为"黑"而进入这个行业。只能这样说,在场上吹不公正的哨,也许是一些贪念十足的裁判的一种生存方式。” 交易送钱、洗钱、分赃 黑哨和各俱乐部之间到底是如何交易的?一位曾经在足球俱乐部工作过的官员以其当年亲自给裁判员送钱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我们通常都会在比赛的前三天知道裁判员是谁,那个时候就会开始联系运作。”该官员表示,正常来说接待裁判的工作应该是地方足协,但俱乐部和地方足协都有联系,所以知道这些并不难。“等他们到了酒店,我就会去他们的房间,自我介绍之后,裁判会很客气地把我让到屋里。通常,我会提他的一位朋友,随便唠点家常。至于怎么给裁判员钱,这名官员有他自己独创的方式,“我通常都会在聊天到一定时候之后,突然说句,"是不是有人敲门啊?"然后裁判员也会很心领神会地去门口看看,我利用这段时间,把装钱的袋子塞到他的被子里。等他回来之后我们继续聊着,然后我找个机会就走。走的时候,我会故意拍拍被子,"×老师,我走了啊!"” 据悉,一名裁判来到某主场执法,俱乐部都会好吃好喝地招待,甚至吃喝嫖赌全报销。 享受完一条龙招待后,黑哨登场。2004年回到西安,执教西安安馨园队的卡洛斯就曾说过,“我来中国几年了,不得不承认,中国裁判作假的手段非常高明……” “一般给黑哨的费用在俱乐部里属于"招待费",一般都在俱乐部的私密账本上,即使有人查账也不会查到其中的秘密。而黑哨在金钱交易方面也极其谨慎,一般会另开一个账户,或者直接让对方把钱打到某个公司的账户上。然后再经过几道程序,黑钱就洗"白"了。只有到了这一步,他们才敢把钱提出来,与足协官员分赃、挥霍。”曾经在足球俱乐部工作过的官员说。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