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科技 > 正文

我国拟登陆火星 航天员未来将从高校中选拔

1
青岛新闻网 2010-03-17 08:52:46 汉网-长江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本报讯(记者 李佳 通讯员 王怀民 张全友 钱建国)“你们看过《2012》吗?没看过的赶快去看。”昨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做客武汉大学。谈起这部热映的电影,作为我国航天员“总教头”的他感叹保护地球刻不容缓,“载人航天正在努力寻找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但是很遗憾,目前尚未找到像地球这样适合生存的星球”。

    将模拟“火星之旅”

    在密封空间生活520天

    本月底,陈善广所在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将派遣1名科研人员前往俄罗斯,和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的5人组成国际乘组,进行“火星—500”封闭模拟舱实验。“应对‘2012’,需要更多国际乘组”。

    他说,中方参与是希望获得有关人类在心理、生理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状态数据,为日后选拔和培训火星登陆航天员打下基础。

    通过这个人类登陆火星的地面模拟实验,6人将在一个密封空间生活520天,这正是载人火星探索往返所需时间。“你眼对我眼,比蹲监狱还难受。”陈善广说,“除了语言不通,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文化差异,在一个小小空间中都被放大,甚至连体味都存在差异。”

    将尿转化为饮用水

    武大技术为航天减负

    据透露,尽管中药最终未被允许带入火星之旅的模拟实验,但1台“望闻问切问诊仪”将被搬进模拟舱,用来给5名“老外”采集舌苔、脉象等数据。

    为了拓宽外层空间,人类努力延长航天时间,甚至希望在另外的星球找到“据点”。陈善广介绍,我国第二代生命保险系统就用上了武大电解制氧技术,可将尿液转化为可饮用的水,这样可少带储备上天。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无土栽培技术,未来有望建“月球农庄”,在遥远的外太空种庄稼、养猪、养鸭,为航天提供供给。

    未来航天员

    可能从高校中选拔

    据介绍,出舱活动操作很复杂,航天员操作有40多大项,分解动作有上万个。为他们提供特殊保护的航天服,研制起来就更麻烦了。在为神七准备舱外航天服时,仅1只手套,就得研制能忍受-100℃的特殊材料,光手膜就做了上10个。

    神七前的出舱训练中,航天员还要学习潜水。在模拟失重的水槽中进行训练时,翟志刚穿上航天服下到10米深,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做部分动作时还得依靠3个“蛙人”协助。这个“练功槽”,目前仅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拥有。

    接受特训的航天员不亚于“007”,他们甚至要接受野外生存训练,以便飞行器万一落入海洋或沙漠时能够自救。

    未来将出现“女007”。陈善广介绍,中国将于明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将首次出现两名女航天员。今年4月,这两人将赴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报到。目前航天员主要从飞行员中选拔,“未来有可能从高校中选拔”。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最贵蜗居台球桌大小空间要价20万英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