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胶澳志•教育志》,得知李村师范讲习所一事,但所记较略,经访该所毕业生毛嘉堂之子毛瑞村(原区文化馆干部,现已退休)始知有关状况,现综合整理,供研究参考。 李村师范讲习所的正式名称为胶澳私立师范讲习所,坐落在今李村京口路18号,有坐北朝南的教室6间(2排),宽约6米,长约8米,红瓦白粉墙,玻璃门窗。1924年3月开学,1926年夏停办。 该所有董事会管理,张鸣銮任董事长,王晓山任所长 学生考试录取,由所方命题,考生以文言文作答。报考者多为崂山、即墨一带的塾馆学生,有的具备应试秀才的程度。在1 500多名考生中只取50名,录取比例为30∶1,因此竞争激烈,名落孙山者多怏怏而归。乌衣巷村人毛嘉堂,已在塾馆读书12年,从《千字文》、《百家姓》读到《诗经》、《书经》、《易经》,品学兼优榜上有名,是年29岁。毕业后任小学教师,后以成绩优异,升任校长。 所方聘任教师四五名,大多为前清举人,有一位国文教师姓彭名孟舆,熟悉经书兼及近代语文,讲课内容丰富,学生爱听。所长是南方人,21岁,国民党员,着西服革履,举止文雅,学识渊博,能背诵、讲解四书五经,兼通近代数理化,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办学人才,惜在1926年被人杀死,据传与军阀混战有关。当时的青岛处于北洋军阀的控制之下,其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军阀吴佩孚的军队曾涉足崂山,加之北伐军将进入山东,在这错综复杂的争权夺利中,军警曾闯入该所,大打出手,年青的所长成了牺牲品,有十几名学生参加了吴佩孚的军队。 该所设有课程8门,国文以古文及近代文史基础的知识为主;算术、美术,采用几何画法及透视法等实物静物写生;劳作有木刻、手工制作,作品有蜡制苹果、葡萄、梨、梅花等;音乐教简谱、五线谱及风琴演奏等,还教唱流行歌曲《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五卅惨案》、《四时读书乐》、《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黄浦江上》等;体育学步兵操法;另外还有德文及以中山丛书(四本)为内容的课程1门。从所教的《五卅惨案》歌曲以及中山丛书看,该所所长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倾向是鲜明的,其被杀也可能与此有关。 学费不详,只知学生膳宿费每月3元,在饭馆吃包餐,每月需5元。 青岛师范位于李沧区九水路,创建于1930年,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这所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小学教师,学生毕业后,大都在青岛地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70多年来,为青岛地区小学教育事业造就了雄厚师资力量。 这所学校兴建的原因,1934年6月立的建校纪念碑上有如下记载:“……溯自青岛设市,教育勃兴,市属乡村小学林立。每年由高级毕业之学生无虑数百人,近处无相当之学校供其升学,远道负笈寒酸,又力有未逮,以故地方人士有创立李村中学之建议……”基于以上缘由,遂于1930年10月,由当时市政府拨款及当地工商团体筹款资助,在谭建之校长主持下,开始了建校施工。学校基地是由当时李村农事试验场(今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前身)划地14亩解决的,破土动工后,因款项不足,建筑计划未能全部完成而辍工。1932年,青岛市政府又复拨款,再加上地方开明人士再度捐资,又建成两座四合院的平房校舍。是年,市教育局任命赵枚为校长,学校正式定名为“李村中学”,并开始招生。当年招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同时附设了乡村师范班、速成师范班各1个外,翌年又增设师范速成班和农业专修班各1个。 1934年,市教育局将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附设的1个师范班划归李村中学,由于该班学生多系外埠和在市区居住,许多人不愿到李村上学,以致闹起学潮。校长赵枚宣布,愿留者留下,不愿留者可去。所缺名额,重行补招。至此,李村中学已有两个正式师范班(后师),这两个班的学生,可以说是青岛师范第一届中师毕业生。 1935年春季,学校招收简易师范班学生(全系女生),原附设的农业专修班及初中班停止招生。由于招收的学生全是师范学生,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市政府遂将李村中学更名为“李村乡村简易师范”。至抗日战争前夕,已有9个班、300余名学生。从建校到“七•七事变”,已毕业师范生300余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慑于日寇凶焰,在日军占领青岛前夕,即仓皇逃遁。撤离前,曾下令将台柳路沿途公共设施(包括学校)纵火焚毁,青岛师范自然难以幸免。焚后的青岛师范学校,大部校舍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教室透风漏雨,门窗破碎,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仅存的几间较好的房屋,复为日寇驻守,并设有司令部。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校门口附近,日寇设有岗哨,且有狼犬伴随,过路行人都要对日军行礼,否则就要立遭毒打。1941年,日伪当局为了渗透奴化教育,对校舍进行了初步整修,在学校停办了三四年之后,又恢复招生,并将校名改为“青岛市市立李村师范学校”,至今仍有人沿用“李村师范”的提法,盖源出于此。可是当时招收的学生,却是农业班,名不副实。不久,日伪当局基于侵华战争的需要,农业班也停办了,全部校舍遂沦为日军兵营,直至日寇投降。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从日军手中接收了青岛师范,并于当年恢复招生。国民党政府市教育局委任了一名姓徐的校长。学校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及人事安排,都由当时国民党市政府教育局一手布置和控制。学校虽然开学了,但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动荡,国民党政府忙于打内战,学校师生尚不能从事正常的教学和学习。基于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的需要,在学校内建立了三青团组织,他们对要求进步、追求光明的广大师生,横加迫害和刁难,并对言论行动严加控制,全校充满了恐怖气氛。1946年,复又委任王桂浑(现任青岛民革主委)为校长。王虽系国民党员,但在进步势力的影响和地下党组织支持下,政治上思想上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他对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怀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对校内中共地下党的活动,给予了有力地支持。有一次,学校壁报上刊出了几篇不满国民党当局的文章,被驻地国民党部队发现了,马上派了几个人,气势汹汹地闯进学校,扬言要带走写文章的学生,经校长王桂浑与其强力交涉,学生才幸免于难。 1946年下半年,全面内战爆发,全市工人学生经常举行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集会和示威游行,校内师生的大多数也群起响应。当时师生的生活得不到起码的保障,学生伙房经常断炊,无米下锅,市场上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不少教师上午拿到薪水,马上跑到市里抢购面粉。为此教师难以正常上班,教学秩序极度混乱,终日人心惶惶。 1948年春节期间,国民党市教育局向各校发出通知,学校无限期推迟开学,原因很清楚,蒋家王朝已临近末日了。这年初春,学校里部分进步学生,巧妙地摆脱了反动 党团的监视和控制,先后离开市区,投奔到解放区,走上了革命道路。是时,学校共有11个班,学生近500人,教职员工37人。 1949年5月间,解放大军已进逼市区近郊,国民党特务多次到校恫吓学生,并进行反共宣传,扬言谁与共产党发生联系就格杀勿论。大约是5月下旬的一天,学校里突然进来三四个便衣特务,强行把师生召集一起,声色俱厉地叫嚷,要全校师生跟他们一起撤退。当时的校长王桂浑,根据中共地下党的指示,在敌人走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设法将师生迅速疏散,号召有亲的投亲,有友的投友,决不能受敌人的欺骗,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张一麟同志(已故)则在校长王桂浑的安排下,被送进市里,隐蔽在胶东路临时租赁的一所房子里。 6月2日清晨,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李村,国民党守军顿时土崩瓦解,狼狈逃窜。当天下午,疏散的许多师生陆续归来,相见之下,无不欢欣鼓舞。从此,青岛师范学校迈上了新的生活里程。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学校正式定名为“山东省青岛师范学校”,自此,在党的英明领下,沿着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培养小学师资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明真观——国家AA级景区
下一篇:德、日帝国主义侵占时期李村地区的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