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德国在租借胶州湾之后,便迅即在租借地内查勘官荒、收买民地,着手植树造林,并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林务局,此为青岛农林事务所之前身。不过,当时该局只经营官民造林、市街绿化、果树栽培、苗圃培育及公园管理等项业务,尚未插足于农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乘机攫取青岛,林务工作仍袭德人管理办法,设林务所,先后收买若干民地,从事农作物及家畜的试验与推广。到日本交还青岛时,该场之果园、菜圃、温房、畜舍及农业化学试验等方面的设备已具相当规模。北洋政府于1922年接收青岛后,初设林务局和农事试验场,分掌林农两业,因经费支绌,于翌年3月合并,名为农林事务所,直属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继续从事林农的试验推广工作。我国林学界前辈及知名人士凌道扬、李可良等均在此期任职于该所。1929年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农林事务所仍沿用旧名,内部机构设总务、农务、林务3科,其农务科设农艺、园艺、畜牧、推广4股,林务科设造林、育苗、保护3股。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月再次侵占青岛,农林事务所初隶青岛市治安维持会,1939年伪市公署成立后,农林事务所改隶属建设局,其李村农事试验场划归伪华北农事试验场统辖。此期的农林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农林事务所实际上只能维持所剩林木及市内少数几个公园罢了。抗战胜利后,农林事务所恢复“七•七事变”前体制,李村农事试验场重归该所管辖。尽管国民党一再叫喊“复元”,但因其连年发动内战,青岛各业衰败、民不聊生,所谓发展农林业,只是空谈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