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科技 > 正文

两江百年特枯水位 水下千年景观露真容(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2-26 07:31:26 重庆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重庆两江遇百年特枯水位 水下千年景观露真容

    石门大桥下,两块平行的礁石露出水面形成“石门”。记者 张质 摄

重庆两江遇百年特枯水位 水下千年景观露真容

    两江汇合处的夫归石 记者 张质 摄

    自1月1日以来,重庆两江主城段水位持续下落,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5米,已接近海拔160米的重庆零水位水平,出现了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受此影响,因库区175米蓄水而被淹没的主城区两江段一批珍贵的自然人文景观,齐刷刷再露真容。本报记者昨日沿两江河岸,进行探索

    1 嘉陵江再现石门

    “看,那就是传说中的嘉陵石门!”昨上午,重庆大学建筑学院湖南籍研二学生陈灏带着女友,来到石门大桥桥头,指着江中两块巨型礁石介绍。

    桥下两块长近百米的巨石,刀削斧劈般对峙江中,仿佛一道大门,青绿的江水从石门中间汩汩流过。桥头的清洁工张素梅告诉记者,以前每年枯水季节,雄伟的石门都这样耸立江中。近几年由于三峡蓄水,已经很难如此完整地看见石门了。

    史料故事:沙坪坝区修志办负责人介绍,相传远古有一条恶龙为害沙坪坝一带,于是元始天尊降落江边平顶山上,指挥渝根等两名护卫与恶龙激战七天七夜。恶龙体力不支,渝根使出一招霹龙刀法,砍在恶龙嘴上,击掉两颗龙牙,掉入嘉陵江中,顿时变为两块巨石,即今见嘉陵石门江中的二巨石,并成为一景。如今,平顶山腰有龙泉洞、龙泉寺,山脚的小龙坎得名均与此有关。

    2 纱帽石上岸迎客

    牛角沱轻轨轨道下的嘉陵江边,一块形似纱帽的巨石矗立,与江水相聚约三四米。时光倒退一个多月,这块石头还淹没在江水下。

    该石头高约13米、宽约11米、厚约9米,因形似古代官帽乌纱而得名纱帽石。石头四周有多处题刻:碗口大小行书,一寸见方的小楷等,刻字内容多为亲友祈福。面江一侧较高处,“董公死难处”五大字,每字约0.6米见方。

    重新露出水面的纱帽石题刻已严重腐蚀。库区蓄水时,因纱帽石体积较大难以移动,文物部门早已做防风化处理和拓片保存。

    史料故事:1621年,奢崇明举兵造反,攻陷宜宾、贵州、重庆等地。明廷急调董尽伦率师驰援。董孤军深入中伏,在纱帽石旁牺牲。后来平叛成功,明朝派员在纱帽石上镌刻“董公死难处”五个大字。董尽伦是合川人,渐被神化,重庆老百姓把他当关公一样祭拜,题刻求保佑。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4岁男孩欲模仿奥特曼试飞 8楼跳下奇迹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