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上海队,姚明直言为赚面子不赚钱,CBA10轮之后,上海队6胜3负闯进了前四,更重要的是,上海沉睡许久的篮球热被彻底点燃。仅仅从现在来看,姚明已经给自己赚到了不少面子。 对姚明来说,赚面子还不算太难,难的是又赚面子又赚钱,不过姚明的团队对球队盈利还是充满信心。当然今年就来个扭亏为盈或许难度系数高了点,不过对于决心投入时间、精力与金钱的姚之队来说,这只是长征的第一步。 本版撰文 记者 张逸麟 姚明回归大鲨鱼,除了给球队带来了洋帅、外援和资金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团队管理模式和理念,毕竟无论是洋帅还是外援,说到底都是软件,而提升球队的硬件,远远重要得多。 章明基就表示,如果去掉体育的帽子,这原本就是一个生意,一个投资,“我们吸收了许多先进的商业运作的理念,这些理念并非仅仅适用于篮球,许多企业都可以用。”其中分工明确的各个机制,统一的职业化管理,这些对于原来的东方俱乐部来说都是相对陌生的,章明基提到一点,“我们对于球队管理的一个理念是创造球员和教练的幸福感,我们希望他们在这里工作,感到自己很开心,这与凝聚力、协作精神都有关系。其实不光是篮球队,每个企业都试图营造这样的环境。你现在可以去问问这些球员,他们在这里打球开心吗?” 姚之队确实吸收了不少美式企业管理的经验,包括许多来自NBA的东西。其中从技战术上的先进理念,比如体能师、录像和数据分析师这些,来到CBA后立刻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不过在经营方面,NBA的一些模式并不适合目前的CBA。 就像去取经,取来的经必须翻译好了才能被理解、消化,这个“翻译”工作正是姚之队目前努力的目标。毕竟NBA的经营模式与CBA有许多不同之处,除了联赛收入分配不同之外,NBA经营体制也很清晰地分成各支球队和联盟两部分,各支球队有着比较大的空间去运作,尤其是球队的衍生产品。而在CBA,各项限制比较多,许多时候球队费尽心机想出的营销点子或者不通过,或者被联赛抽去了大头,离真正利于俱乐部发展的环境还有距离。 照搬NBA的模式显然不适合目前的CBA联赛,毕竟CBA本身也在吸收包括NBA在内的先进理念,即便球队的这种进化速度比整个联赛更快,其实际收效也不会很大。但另一方面,篮协和联赛对这次姚明接手大鲨鱼非常支持,从另一方面来看,上海队的成功转型也会推动整个联赛的改善和转型,彼此相辅相成。 门票热销依然难以挣钱 从李元伟时代开始,联赛的职业化一直是个大命题,而职业化的目的除了为国家体育培养人才,同样是为了整个联赛能够盈利,是投资者盈利。不过时至今日,要在CBA赚钱,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本赛季云南红河退出联赛,归根结底就是入不敷出、拖欠工资,浙江万马和陕西男篮也都易了主,如果不是黄健华和姚明各自接手了吉林和上海,这两支球队同样会面临困难的局面。放眼整个联赛,除了广东宏远依靠着成熟的体制以及连年打进总决赛带来的收视和门票而略微盈利外,其他球队都是在做赔本买卖。 NBA联盟规定了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等作为收入,但联盟收入的51%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各支球队的收入范围包括:球票销售、场内广告、球衣广告、球衣……但在CBA,篮协和委托的盈方公司控制了大部分资源,留给各个俱乐部盈利空间并不大,比如广东宏远,其门票和赞助占了其收入的80%,所谓盈利也只有100万,实在是一种讽刺。对于大鲨鱼来说,第一年接手球队,按照姚之队的说法,投入资金达到3000万,而球队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赞助和门票。目前球队的冠名权得到了将近千万元的赞助;而在球市方面,上海男篮目前主场门票热销,但也就在三四万间,16个主场也只有不到70万的收入。现在俱乐部正在计划开发球队的衍生产品,比如球衣等运动装备,但即便如此,这一年姚老板要赚钱实在不容易。 金字招牌打造无形价值 姚明个人仍是CBA老板界的门外汉,从资金上姚明更是排在大部分老板之后,姚明预估的资产是8亿,而CBA许多老板财大气粗,比如新疆广汇的老板孙广信资产达到146亿。但姚明是CBA名气最大的老板,他有着一块中国男篮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姚明刚一接手大鲨鱼,球队的赞助便络绎不绝,目前除了冠名赞助的玛吉斯轮胎外,中华企业、海怡集团、匹萨男孩等商家也成为球队合作伙伴,而商业界的不少人士都认为,大鲨鱼未来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姚明以正面的形象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不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而现在这块招牌下又多了一支球队,姚明说得很清楚,他是要把大鲨鱼打造成上海的一张名片,而这本身就有别于一般的CBA球队。 这位门外汉老板与其他一些老板不同之处在于,其他老板把精力放在其他生意,赚了钱来填CBA这个小坑,也许压根就没想也不在乎在CBA赚钱;而姚明利用这块金字招牌着力打造球队的无形价值,吸引球迷关注并扩大球队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加盟,形成一个更好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