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尾,各界纷纷感慨:“2009年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这个“不平凡”在向来以“稳健”著称的海信集团尤为凸显:不仅明确了“技术、质量、诚信、责任”这一从40年向百年企业发展继续秉承和发扬的“八字真经”,而且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化“危”为“机”,海内外市场逆势劲增;海信电器定向增发获批、海信科龙重组获准,中长期激励让企业进一步焕发活力;从研制高端精品到牵头制定LED背光国际标准,开创中国电子行业之先河。对于刚刚迎来40岁生日的海信来说,这一年,着实值得回味。 一部真经:技术为根、质量为先、诚信为道、责任为重 2009年是海信集团40岁的生日,在10月份举行的海信40年庆典暨全球客户大会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明确提出: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海外,国际化自主品牌战略是海信安身立命的根本,未来15-20年是海信后来居上、大胆赶超的关键战略机遇期,实现从引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并表示,经过几代海信人的实践和努力,“技术”、“质量”、“诚信”、“责任”这“八字真经”已经是海信“不惑”的理念,而这些理念的坚持也将是实现海信全球化目标的保证。 对海信而言,技术和创新并不是墙上的标语和口号,而是深深溶进了每个海信人血液中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海信40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技术的足印深烙其中。1969年到1991年,由初创时期的自力更生到改革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历经了从收音机到黑白电视机,再到彩色电视机的升级、蜕变。1985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全国电视行业第一名,实现了第一次腾飞,从此,“技术为根”的理念植入了海信的基因;1992到2000年,伴随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海信明确提出并确立了“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率先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实行特殊政策,设立研发“特区”,通过技术孵化产业,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初具规模;2001年,中国加入WTO,海信积极融入一体化的全球市场,秉承“人才是本、技术是根、创新是魂”这一经营哲学,不断创造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成果和领先产品:中国第一款彩电领域的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中国第一台变频空调,中国第一款液晶模组,全球第三大智能交通体系,全球领先的光收发一体模块等等。持续追求研发深度,海信不断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延伸。 海信认为,好的技术能力才能保证有好的产品,而技术只有最终转化成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体现其核心价值。“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足以让企业一损俱损”,海信明确地提出了“质量是一把手工程”、“做好产品,要先做好人品”。在海信,质量管理已不单纯是靠一系列管理制度维系的体系管理,而是已经上升到“质量道德和质量人品”的高度,上升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关注能源消耗、关注产业链利益、关注员工劳动价值、关注消费者使用成本的宏观质量高度。正是这种质量理念以及在其指导下形成的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面向消费者需求而不断提高的质量标准,成就了海信的产品质量,也推动着海信人积极履行对消费者、对社会不变的承诺与责任:善待客户、善待合作伙伴、善待员工,严格履行契约,严惩弄虚作假,使得海信不仅拥有稳定的客户关系,也铸就了和谐的员工关系。尤其是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诚信经营为海信带来了发展的新机! 诚信的背后也代表着一个成熟企业的责任感。在社会公益方面,海信多年来始终坚持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与回馈;在绿色、环保领域,海信一直倡导以新型技术带动节能减排,以技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在环保、节能等技术上力求突破,让节能产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让全社会节能有了可能。 突破之一: 变“危”为“机”,逆势劲增 正是对“技术”、“质量”、“诚信”、“责任”的不懈坚持和身体力行,海信不仅在过去的40年间销售收入与利润均实现稳步增长,创造了海信平板彩电连续六年在中国彩电市场上位居中外所有品牌之首的奇迹,并已连续13年占据中国家用变频空调市场的榜首,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2009年海信的整体经营质量和海外品牌发展战略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1-11月,海信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利润超同期成倍增长。在中国消费类电子、家电行业出口整体态势同比下滑的情况下,海外销售收入已经5个月实现同比超过30%的快速增长,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收入实现连续10个月的同比大幅增长,在澳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主要产品在重点区域已跻身当地一线品牌。 突破之二:业绩赢得资本市场青睐 激励机制焕发企业活力 11月2日,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600060)发布公告,由于自主研发设计的液晶模组扩产等项目前景看好,其定向增发计划获证监会发审委有条件通过。此次增发,海信电器拟向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每股发行价不低于10.83元,募集不超过15亿元的资金用于两个项目:一是液晶电视模组与整机一体化设计制造及配套建设,二是平板电视生产配套(贴片机、注塑机)项目。12月24日,海信电器公告,定向增发已顺利完成。 海信电器近年的迅速增长,主要缘于在LCD(液晶电视)领域的先知先行。海信在产品研发、模组介入、上下游结盟、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进取,领先优势不断巩固。在行业内,海信在国内首家介入液晶电视产业链上游并顺利实现液晶模组量产,目前已经掌握成熟的技术和工艺,良品率在99%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液晶电视的成本构成中,面板占30%左右,包含面板在内的液晶模组约占65-70%。通过自制模组,海信电器在模组成本上可以节约10%,整机成本下降5%-6%,这既有助于稳定上游资源,又提高了毛利水平,成为公司盈利延续高增长的重要推力。至今,海信电器已连续6年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并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 在多媒体产业捷报频传的同时,海信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海信科龙电器(000921)也以骄人业绩成功“涅槃”,获得重生:今年前三季度,海信科龙实现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实现增长264.57%。值得关注的是,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受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冰箱出口总量同比下滑6.6%的形势下,海信科龙冰箱出口却实现了18.27%的逆势增长,总销量稳居行业前两位。 12月22日,海信科龙电器发布公告:海信科龙重组方案获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即证监会已有条件批准公司收购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空调”)资产的计划。 重组完成后,海信旗下的空调、冰箱等白色家电业务将全部在ST科龙体系下经营,其拥有的白色家电资产将全部注入ST科龙,不仅彻底解决了海信空调、海信集团与ST科龙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而且海信集团的白色家电资产实现了整体上市。这不仅可以使ST科龙白电产销量跃居行业前列,更将可以大大降低公司的采购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等,协同效应将得以充分地发挥,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近日,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在代表海信领取“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奖时表示,从世界优秀的大公司来看,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有一个科学的中长期激励,股权激励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希望做百年的企业不仅要有激励机制,还要有约束机制,这是企业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的立足点。企业员工需要有觉悟,也需要有利于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机制。海信在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始研究激励机制,构架了一个中长期激励的基本架构,这个基本架构不仅有通常的激励,而且还有一个有利于中长期稳定的股权激励机制。对于海信集团来说,这仅仅是在海信集团下面的一个子公司做的试点,而这个试点就已经开始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个积极的效果表明,激励和约束同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按照这样一个机制,受激励的骨干员工,不仅要把自己获得的收入投进去,有的甚至不够还要借钱投进去,期望通过努力工作、公司业绩成长获得部分收益的同时,也同企业一起承担一定的风险。目前,海信的中长期激励试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让企业的活力大增,吸引了全球很多高级科研、管理人员,中高层的忠诚度大大提高,近年来,几乎没有一个高级人才流失,这正是企业只有“敬人、敬业”才能保障“创新、高效”的管理之道。 突破之三:从研制精品到制定国际标准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10(平板显示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日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技术专家代表参会。中国代表团在会上介绍了由海信刘卫东博士牵头起草的LED背光分规范新提案,会议决定由刘卫东牵头起草该标准,同时还确认了由刘卫东与韩国专家共同牵头起草背光总规范标准,并就包括相关标准的术语定义规范、测试方法和标准制订工作细节等方面内容做了研讨。该系列标准由中国企业负责制定,尚属首次,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背光源组件产业乃至液晶模组、液晶显示产业(如液晶电视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标准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对于提高国产液晶显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展国内外行业技术交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信从2005年开始研发LED背光组件关键技术,并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于2008年7月领先推出了中国首款、全球最薄的42英寸LED背光液晶电视并批量上市,成为当时全球能够批量生产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仅有的3家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10月21日,周厚健面对全球200余家客商和合作伙伴提出“我们将更专注于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确立与竞争者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上的比较优势。……海信将继续在数字显示技术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国家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也并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两个月后的今天,海信就成为了LED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这一年中,海信度过了他有着特殊意义的40岁生日,这是一个让海信更加“坚韧”“稳健”的年份,它将成为“建百年海信、创国际名牌”又一个崭新的起点,同时也开启了海信“做世界一流的企业,做受人尊敬的企业”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