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科技 > 正文

林奕华大谈文学 称琼瑶的女主角都有精神病

1
青岛新闻网 2009-12-17 09:18:44 中国青年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中国青年报12月16日报道 我是只买书不读书那一族。我排过的名著像《西游记》、《水浒传》,都没有看过原著。我决定要排《包法利夫人》话剧的时候,才开始读这本书。我把全剧组的人抓到一起,关在一个房间里,每人朗诵一段文字,大家一起轮着把它读完。当时只是一个直觉让我决定要排《包法利夫人》——有一天我在地铁站走过,看见许多减肥、美白的广告,忽然之间,“包法利夫人”这5个字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我就决定要

拍它。在此之前,我只是在图书馆书架上见过它。

    这就是名著的力量,虽然我没有读过它,却知道它说的什么。普及文化就是有这样的影响力,你不需要主动和它发生关系,但是它会来和你发生关系。

    我说“不读书”是指我并没有像一个好读书的人一样,要按照读书计划阅读,甚至还要做什么深入性的研究。读书就像是在交朋友,有的朋友和我合不来,我就不理他。像村上春树,我就和他交不上朋友。看他的《挪威的森林》,怎样都读不下去,到现在也没有看完。我在他身上找不到我自己。

    我曾经和琼瑶交过朋友。我十来岁时看的《窗外》,看完之后觉得我也应该和我妈妈吵架。好容易找到机会和我妈妈吵一架,然后我跟妈妈说:“又不是我要你把我生下来的。”这句话把我妈妈逗笑了。我从《窗外》里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它很有力量。

    小时候看琼瑶的书很容易就融到故事当中。不过她的书我看到上世纪70年代就不再看了,之后再看她的作品只能让我生气。琼瑶的小说中总有一种倾向:女人总是抛不开自虐和被虐。她小说中的女主角都是在背叛,只不过背叛的手段不是很明显,而且她的背叛最后还是要依附到一个男人身上。琼瑶书中最大的背叛不是来自理性,而是把理性压抑之后的扭曲。琼瑶小说中的女主角每个都有精神病。这种所谓的精神病,也可以说成是“女性对不自由的一种反叛”,有进步的地方,也有封建的地方。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不再看琼瑶的作品。她在1970年代之后写的书就像是在写电影的故事大纲,很多对白可以在她之前的书中找到。她的目标就是赶快把大纲写完,然后把林青霞的照片画在书的封面上,拍成电影。

    我不看琼瑶之后,开始读张爱玲。是张爱玲把我从琼瑶的世界里解救出来的。读琼瑶顶多会让我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而读张爱玲让我学会了思考。我看张爱玲的第一本小说也是一本很叛逆的书,《心经》。书中说的是一个女性成长的时候,拿捏自己权利的心理过程。

    张爱玲是我的知己。我在看张爱玲的作品时,能感受得到张爱玲的感受。我最喜欢她的《半生缘》,读上数十次也不会厌倦,间有跳跃式的片段重温。我不是喜欢她的故事,而是喜欢她的文字。她的文字很简单,却非常有力量。她很敏感,把我们平常有感受的一些东西转化成很灵活的描写,这就是张爱玲的磁场。

    我不爱好文学,平时看的书里文学作品很少,理论类多一些。阿兰·德波顿的书我觉得很有趣,比如《身份的焦虑》。现在的年轻人为身份地位而焦虑,已经折磨得很惨了。我身边有一些青年人,30岁左右,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前程作过什么努力,却在那里抱怨怎么我还没有成名,没有过上“富日子”。他们想要跳过艰辛,甚至觉得走捷径也是累的,最好一觉醒来什么都有了。这本书就是在解释,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会有这种焦虑。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学生去读,我觉得年轻人应该看看这本书。

    相关

    林奕华:

    香港著名编剧、导演、作家。出版过《太多男人,太少时间》和《等待香港》等。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中国首个陨石坑确定 坑里住着64户人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