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科技 > 正文

石刻天书无人破解 传说张飞用手抓出来(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12-14 07:37:58 重庆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彭水太原乡一巨石上刻着千百年来无人能破解的古怪文字

彭水太原乡一巨石上刻着千百年来无人能破解的古怪文字

    有块神秘的石头,位于彭水县太原乡花园村9组的一座山上,海拔1000多米,当地人称张飞岍石刻,198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百年来,没人能看懂那块巨石上刻的是啥东西,它们是文字,还是符号?有人说是远古少数民族的文字,有人说是张飞用手指刻上去的,还有人说其中隐含了一幅藏宝图。

    种种猜测给这块巨石蒙上了一层神秘

色彩。

    神秘石刻 不是甲骨文也非道符

    前不久,滕绍辉3岁的孙子又闹肚子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几柱自制的土香,到小溪对面的张飞岍石刻去祭拜,求神灵庇护孙儿福寿安康。别说,还真灵,刚回家,孙子就好了,跟没事似的。

    千百年来,张飞岍石刻早已成为附近村民,甚至彭水县以外的人供奉的对象。逢年过节,或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有人出远门,谁家有红白喜事,人们都要来烧烧香烛纸钱祈福。

    这不就是一块石头么?真有如此神奇。

    4日,记者在太原乡,沿着早年彭水通向丰都的盐茶古道,爬了2个小时山路,到达位于古道边的张飞岍石刻。周围,三三两两在村民在地里忙活着,好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这是块坚硬的棱骨石,重约八九吨,座落在山梁上。巨石一面很平整,有6道人工打磨出来的深约半厘米、宽约20厘米、长约一米的凹槽,文字(符号)就一行一行地刻在凹槽中,当地村民称为“天书”。石刻旁的地上,有很多纸烛燃烬的痕迹。

    1998年版《彭水县志》这样描述:“符号为阴刻,呈枝状、爪状、蚯蚓状,无环形、方形、三角形,个别略似象形状,不类甲骨文、钟鼎文,亦不类道家符咒。”

    巨石有明显断裂痕迹,有些文字(符号)在断裂部位显得残缺不全。花园村村干部滕绍平带记者在下方约30米远的溪流边找到了一块疑似巨石残部的棱骨石。这块石头约小一些,其中一面也隐约呈现出几道凹槽,但因溪边风化严重,已看不清所刻内容。

    两块石头都躺在庄稼地里,周围无类似石头,而在上方山峰顶部却有很多巨石。当地村民认为,这两块石头就是从山顶滚下摔断形成的,他们也上山去找了很多次,却没能发现其他刻有“天书”的石头。

    天书猜想 远古民族文字?

    这刻在石头上的“天书”究竟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村民们只知道世代膜拜,却不知拜的是什么?

    近年来,当地政府将石刻拓片送到各全国各地专家手中辨认,却无人能道出个所以然。

    现存于彭水县文管所的《四川省文物档案》复件称,张飞岍石刻“据考证乃秦代以前所刻,据专家考证,既非甲金文,亦非大小篆,音义也不辨识。”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中国完成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 与狗最接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