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国鞋业率先实现行业转型 ——专访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 青岛新闻网:中国鞋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一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亨达在这种形势下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王吉万:目前,中国制鞋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即发生了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多年的发展中,亨达集团一直用创新的眼光审视市场变化,引领鞋业行业率先实现转变。 在发展的过程中,亨达用独特的视角和发展思路带来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截止目前,亨达国内外市场均保持着30%以上的递增。 青岛新闻网:皮鞋是一种时尚消费品,具体来说,亨达的制鞋怎样凸显自己的特色,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王吉万:由于只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代工及加工服务,以“中国制造”为本的多数鞋企无需担心设计、创意能力。而金融危机的冲击让这些鞋企吃尽了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苦头。亨达集团作为一家以自主品牌起家的企业,规避了传统鞋业发展中存在的短视症和盲目症,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构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亨达集团一改传统相对静止式产品创意为“三位一体”的动态式信息整合。一方面,亨达与国际一流品牌的合作,为其及时了解前沿流行趋势提供了便利,世界第一服装女鞋品牌NINE WEST、德国POLO等在与亨达合作的同时,还为亨达进行了专家支持和技术支持,使亨达的创意水平直接接驳国际一流水平。 另一方面,亨达在意大利、米兰、莫斯科等国际流行前沿城市和广州、温州、成都、泉州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设计师频繁出席流行趋势发布会、展会等各种时尚场合搜集掌握流行资讯,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强化创意、创新,开发出更加贴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青岛新闻网:科技是创新的根本,亨达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构建企业的先进生产力? 王吉万:在技术创新方面,亨达集团在鞋业内起步较早,立足于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亨达集团于1992年,率先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并建立健全了创新体系。1999年,亨达集团又投入3000多万元,扩大技术中心的规模和设备,此后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6%投入到研发中来,经过多年的积累,为亨达注入了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近年来,亨达先后引进了国际一流的三维足部激光扫描机、电脑直立式四工位样板刻楦机、电脑皮革切割机等自动化研发设备,又陆续成立了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亨达技术中心、山东省亨达健康鞋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进行产品研发,结下了丰硕的成果。截止目前,亨达申报并得到国家批准的国家专利已达305项,150多项产品(技术)荣获省级或国家级大奖。 同时,以消费者满意为目标,亨达集团不断强化功能性产品研发。企业技术中心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构建了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藉此深入研究人体工程学、步态学、足迹学及科研技术、生产工艺与原辅材料。以科研为依托,亨达推出的商务健康系列产品,涉及按摩、防滑、抑菌、防臭、防水、透气等功能,有力强化了产品的差异化,提升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青岛新闻网:亨达率先提出了“个性化订制”的理念,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在这方面,亨达取得了怎样的经验? 王吉万:分析意大利鞋业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意大利鞋业经过原始的小作坊制鞋,发展成工业化制鞋,直至现在高端的手工小作坊制鞋,似乎在走复古的道路。而对比原始的小作坊制鞋,和现在的手工制鞋,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手工制作的产品不仅仅是产品物质本身,而被赋予了精神、文化、审美、个性等深层次的内涵,是建立深厚的品牌内涵基础上的。对比意大利制鞋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鞋业强化技术、创意,提升产品附加值,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 在亨达集团新搬迁的总部,坐落着一所“个性化订制中心”。这是亨达集团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的一项新的订制业务,个性化订制主要面向有特殊脚型的、追求个性时尚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数字化个性订制,亨达集团率先开创了数字化制鞋技术。企业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了三维足部扫描仪、数字化脚模雕刻机、数字化鞋样输出机等国际领先的研发设备。三维足部扫描仪只需40分钟便可精确测量出脚型数据,之后,仅需3分28秒数字化脚模雕刻机就可以根据脚型数据雕刻出与脚型完全相同的脚模,而数字化鞋样输出机则实现了鞋样的快速切割处理,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效率。一款新鞋,从投产到成品仅需1个小时即可完成,便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舒适的订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