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65年,中学时代的张瑞敏(资料照片)
他所带领的团队连续7年获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殊荣,他创立的品牌价值803亿元;他的企业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本土化的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他就是共和国同龄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8月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品牌节开幕式上,张瑞敏作为首位演讲嘉宾,说道:“海尔25年的市场创新历程,就是创品牌的过程。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梦想是给祖国奉献一个家喻户晓的世界名牌!”
1949年,张瑞敏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时代,他就显露出极强的求知欲,课余时间喜欢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喜欢拆装收音机,喜欢总结经验搞发明。196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一家五金厂当工人。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张瑞敏报考了夜大,他白天在工厂上班,每天下班后骑自行车走很长一段路去夜大学习机械制造技术,这期间他经常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革新实验,经手的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给濒临绝境的小厂带来转机。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来到了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担任厂长。这家集体小厂当时人心涣散,呈现在张瑞敏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工厂资不抵债,亏损147万元;木窗被员工取下来烤火;有人偷拿工厂物资;甚至有人在车间大小便……
“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张瑞敏一开始就制定了海尔的发展战略:名牌战略。1985年,张瑞敏查出仓库内76台冰箱有问题,为了树立质量意识,他当场决定砸掉这76台不合格的冰箱!这一锤,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坚定了海尔走“名牌战略”的发展道路!
当海尔逐步成长为国内著名品牌时,张瑞敏认为:“国门之内无名牌”,要走出国门创出属于中华民族的品牌!1999年,海尔的一个举动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征地,建立了美国海尔工厂。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美国土地上迎风招展时,在场的中国人心中无不充满自豪!
海尔以品牌为主导,规模迅速扩张,几年内兼并了国内10余家亏损企业,从单一的冰箱发展成为拥有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手机等系列家电产品;在中国、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约旦等全球市场建立了30个制造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网络,品牌美誉不断提升,两次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张瑞敏感恩于成长在新中国、受益于改革开放,他与他的团队在国际上树立起一个响亮的中国品牌,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赢得了尊敬。(新华社 发)
左图:1985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资料照片)。右图:2009年8月8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第三届中国品牌节高峰论坛上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971年7月,张瑞敏到北京出差时在天安门广场留影(资料照片)
海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白色家电赞助商。这是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左)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互赠礼品(2005年摄,资料照片)
1985年,张瑞敏在工厂大会上动员职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资料照片)
2002年3月4日,张瑞敏(中)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为海尔大厦开幕剪彩(资料照片)
2005年5月,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办公室(资料照片)
1993年4月,张瑞敏(中)在总装车间了解生产情况(资料照片)
2009年4月29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前右)在海尔集团参观时向张瑞敏竖起大拇指(资料照片)
2008年5月,张瑞敏(前右二)在四川绵阳地震灾区。他的企业在北川县捐建了一所中学和15所希望小学(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