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要在扩内需保增长中担当重任
青岛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夏 耕
编者按 4月1日上午,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召开,这是青岛首次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大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使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作出更大贡献。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省委常委、青岛市市委书记阎启俊,青岛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若飞,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出席大会。今天我们摘登青岛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的发言,以资借鉴。
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旅游业要在扩内需保增长中担当重任
旅游是青岛的重要特色,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筹办奥帆赛、 残奥帆赛的历史性机遇,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促进最终消费的关键环节,彰显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推动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一,产业规模实现突破。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达到 3470万人次和420亿元。
第二,产业层次得到提升。奥帆基地、极地海洋世界等新建景区成为青岛旅游的新亮点,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知名展会成为新品牌,奥运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成为旅游新特色,初步形成了旅游多元化、高端化、 特色化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奥运效应的带动下,青岛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空气质量和市容环境不断改善,交通、商贸、餐饮等各项服务进一步规范。去年奥帆赛、残奥帆赛期间,入境旅游团队、星级饭店、重点旅游景区实现“零投诉”,提高了旅游业的竞争力。
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艰巨。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旅游业理应在扩内需保增长中担当重任,勇挑重担。我们要深化三个认识:
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于扩内需保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旅游业“一业兴”,将带动“百业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需求增强,带动旅游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会愈加显现。
要充分认识到,青岛市旅游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青岛市经济运行的困难不断加大,旅游业也受到明显冲击。同时,一些旅游业长期积累、深层次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比较突出的是省内游客多、省外客源少;日韩游客多、欧美游客少;小型旅游企业多,大企业少。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青岛旅游业的发展。
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机遇。首先,国家、省、市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实施,是青岛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其次,持续的奥运效应,是青岛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 第三,实施“ 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总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作为调结构、上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作为重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大旅游业规模、做优旅游业结构、做强旅游业特色。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促进旅游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是今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出台的第一个意见。下一步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全面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以争创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中国帆船之都、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为主线,强化旅游项目、旅游企业、旅游品牌“三个载体” ,突出奥运、度假、 文化、会展、城乡旅游“五大特色”,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硬、软“两个环境”,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目标是: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实现“三个高于”,即高于全市GDP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 高于全省旅游发展增速,到2012年达到720亿元。
第一,强化“三个载体”建设。
一是加快旅游大项目建设。重点推动港中旅海泉湾、宝龙广场等 51个、总投资623亿元的大项目建设,年底前力争 14个项目竣工,10个项目开工。
二是做大做强旅游企业。要千方百计帮助旅游企业渡难关,落实好各种税费的“减、免、缓” 政策措施,降低旅游企业经营成本,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下一步,要着力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即大力引进一批旅游品牌企业,大力培育一批本地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一批本地品牌工业企业孵化名牌旅游企业,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换代。
三是努力培育旅游品牌。突出两个方向:一是做好城市旅游整体品牌塑造。二是抓好一批旅游产品品牌培育。努力打造一批市场上叫得响、竞争中立得住、 生命力持久的旅游产品,做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企业,形成从整体形象品牌到名牌产品到品牌企业的多元化旅游品牌体系。
第二,突出“五大特色”产品。
一是突出奥运旅游。4月1日,国家旅游局授予青岛奥帆中心为“国家海洋旅游休闲示范区”,这是首家滨海旅游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要借助这个有利时机,以奥帆中心为依托,充分挖掘奥运题材,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争创国家5A 级景区,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水上运动中心、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市民游客休闲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
二是突出度假旅游。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建设国际海滨度假旅游城市,做好度假旅游规划,着力发展度假酒店、健身理疗、高尔夫、游艇俱乐部等高端产品,吸引国内外高端客源,逐年提高度假旅游在全市旅游人数和收入中的比重。
三是突出文化旅游。青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整合发展,形成旅游产品新优势。要在继续做好海尔工业园、青岛贝雕厂等工业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建设葡萄酒博物馆、机车博物馆等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产品,力争到 2012 年形成啤酒、葡萄酒、家电、港口、机车等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在文化演出方面,青岛市《蔚蓝青岛》文化品牌,虽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提高。
四是突出节会旅游。要围绕全力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城市,进一步提高国际啤酒节、消费电子博览会、国际航博会等节会水平,做大海洋节、服装节等展会规模,增强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拉动高端旅游业发展。另外,今年要办好首届中国海军节活动,承办好十一运会部分项目。
五是突出城乡互动游。有关部门要以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村建设为抓手,深度开发城郊特色旅游资源,重点打造“茶、花、果、渔、菜”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适应农村居民到城市观光、购物市场需求,推动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免费向公众开放,畅通城乡公共交通,实现双向互动。
第三,抓好“两个市场”促销。
一是明确促销重点。根据今年旅游市场环境,青岛市旅游促销的思路是“ 稳定国际市场,扩大国内市场”。要突出京津冀,挖掘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市场潜力,扩大山东市场规模。特别要抓住青岛——台湾直航包机的机遇,不断创新对台旅游招商方式,推出以周末、短线游为主的自助游、修学游、美食游、奥运游等,力争台湾市场有较大突破。
二是创新促销方式。要根据客源市场特点和不同游客需求,组合包装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实施个性化促销;要加强网络营销;要坚持城市宣传、旅游促销、招商推介、重大节庆联合推动,提高青岛旅游整体形象。
三是扩大旅游促销合作。面向海外市场,要加强与国际相关旅游振兴机构的合作,推进市场互换、出入境旅游互动,扩大青岛旅游的影响力。面向国内市场,要加强与省内城市合作,联合推介“黄金海岸旅游线”和“齐鲁文化旅游线”;加强与北京、上海、西安等热点城市的合作,联合推出奥运、世博等旅游新线路,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第四,优化“两个环境”。
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国家旅游局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标准,按照职责分工查漏补缺、抓好落实。 特别是要尽快解决旅游观光双层巴士开通问题,解决旅游公厕数量不足、档次不高的问题。要加快促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力争 2012年前,胶州、平度、 莱西三市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首先,延伸奥运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其次,确保旅游安全。健全预防、报告、检查、救援、应急处理等制度,提高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努力塑造安全、健康、有序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第三,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完善以在青旅游院校、 旅游中等职业教育、 专门旅游培训机构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要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高导游人员整体素质。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旅游业涉及青岛市近 30个部门,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旅游业发展合力。
第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及时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旅游局要建立重大旅游项目协调机制、重要决策专题研究机制、重大活动调度机制;有关部门要确立大旅游的观念,形成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旅游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为游客提供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新闻媒体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投资旅游的良好局面。
第二,坚持规划先导。要按照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和规划引导,认真搞好全市旅游资源的全面普查工作,摸清旅游资源家底,确保有序开发。即墨、胶南、开发区等滨海区市要为旅游业发展预留空间,规划建设一批规模性旅游度假单元,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城市。
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各区市要加大对旅游的支持力度,制定具体扶持措施。积极落实国家带薪休假制度。全面清理和公布涉及旅游产业的收费项目,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 乱检查、乱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