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奥帆委总结会回首五年历程:奥运留下青岛风采

来源:青岛日报2008-12-15 08:05:56字号:TT

    奥帆委回首五年难忘历程

    夏耕在总结会上回顾奥帆委工作,要求把奥运精神贯穿于实际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本报讯 奥帆委13日举行总结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奥帆委主席夏耕向历任执委颁发了荣誉证书。他对历任执委为筹办奥帆赛、残奥帆赛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发扬迎奥精神,把迎办奥帆赛、残奥帆赛形成的精神、机制、理念,贯穿于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和筹办“十一运会”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总结会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奥帆委常务副主席臧爱民主持。马泽、胡绍军、王永利、赵春光等领导同志和奥帆委历任执委出席。

    夏耕在总结会上讲话。在回顾奥帆委5年多的工作时,夏耕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来形容。他说,5年风雨同舟,我们一起克服了预想不到的重重困难,经历了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共享了梦想成真的喜悦。夏耕说,奥帆委2003年5月成立之初,青岛的奥筹工作面临种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在5年筹办历程中,大家集中精力,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协商,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奥运惯例、又贴近青岛实际的奥帆赛筹办路子,不但有效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在零点起步的基础上达到了高标准,而且还实现了“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帆船比赛场馆,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锻炼一支能力较强的奥帆工作团队,积累一些筹办国际大型赛事的组织经验”四大目标。

    夏耕回顾说,2006年、2007年,青岛成功举办了两次帆船测试赛,令国际奥委会、国际帆联“十分惊喜”。而2008的奥运实战,我们奉献了一场堪称完美的奥帆赛、残奥帆赛,更是博得了境内外的一致好评,也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特别是我们创造性地增设了观众大坝、海上颁奖平台、胜利者返航线等,丰富和发展了奥林匹克帆船运动,被誉为“青岛模式”,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册尤其是世界帆船运动史上载入了青岛的元素和符号,使百年奥运留下了青岛的特色和风采。9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对青岛成功举办奥帆赛、残奥帆赛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对全市人民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鼓励,也是对市委、市政府,对包括各位执委在内的奥帆委的肯定和鼓励。

    夏耕特别提到,在今年奥帆赛即将举办之际,我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突如其来的浒苔自然灾害。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昼夜奋战,终于取得了抗击浒苔自然灾害的全面胜利,确保了奥帆赛如期举办、圆满成功。

    夏耕指出,奥帆委成立的5年,是我们与奥运同行、不断创新的5年,也是青岛发挥奥运效应、努力培育奥运遗产的5年。期间,青岛始终抓住两个重点:一是建设一流的场馆设施,营造一流的城市环境;二是推进“人文奥运”,将奥运元素注入城市,以奥运文化丰富城市文化。从物质财富看,这5年是青岛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好、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之一。5年来,我们抓住奥运机遇,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条件办的民生实事,建成了一批关系青岛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解决了一些多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难题。这5年,我们的生产总值从1500亿元达到了今年的44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00亿元,达到了今年的340亿元,这为青岛抗击当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夏耕强调指出,与留下一座永久性的奥运场馆相比,“人文奥运”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更显珍贵。5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人文奥运”工程,焕发出蕴藏在市民内心深处的巨大精神能量。全市上下形成的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体制机制,以及体现着精益求精、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奥帆精神,还有从广大志愿者身上展现出的志愿服务精神等等,都已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夏耕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借用到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伟大的象征。对百年奥运来说,“中国印”、“青岛帆”标志着奥运百年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对百年青岛来说,奥运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在奥林匹克这个舞台上,书写了人生的精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夏耕希望各位执委率先传承奥帆精神。他说,过去我们是奥帆赛、残奥帆赛筹办工作的具体参与者,今后我们都是奥帆精神的重要传播者、践行者。大家要把在奥帆委积累的经验和作风,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书写新的人生精彩。(本报记者 刘长周)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