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赛事组织运行体现人文内涵 青岛模式广受赞誉

来源:青岛日报-- 2008-04-24 04:09:42 字号:TT

        本报讯 4月16日,在北京奥组委组织的京外赛区新闻发布会上,被国际帆联高层交口称赞的“青岛模式”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广受赞誉的“青岛模式”是一套结合青岛赛场特点、经过两次测试赛检验的富有创新性的竞赛机制。此前的历届奥帆赛上,没有哪一届采用过这样的运作方式,也没有哪一届像青岛这样把赛场和观众结合得如此紧密。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奥帆委常务副主席臧爱民这样解读“青岛模式”:我们最大的亮点在于赛事组织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内涵。

       在青岛的赛场,国际帆船比赛中第一次有了观众可以直接近距离观看帆船比赛的大坝,并且设立了观众席。正是由于这一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国际帆联确定,在测试赛乃至于2008奥帆赛中,把最好看、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奖牌轮放在最靠近大坝的赛场。根据青岛赛场实际情况,国际帆联还创新了比赛机制,设立了“胜利者返航线”和“障碍滑航线”,所有决赛的获奖运动员将在赛后沿大坝环行一圈,对观众进行展示,与观众互动。为方便观众近距离观看精彩的颁奖仪式,青岛在奥帆中心的港池内设立了两个海上颁奖平台,大坝上的观众可以在发奖时观看并直接和获奖运动员进行互动。

       惊叹于青岛赛事运行中的这些亮点,在两次测试赛后,国际帆联对其高度评价,并称之为“青岛模式”。

       从2003年奥帆委成立之初的缺场地、缺人才、缺经验,到2006、2007两次测试赛的成功举办,到以人文特色为最大亮点的“青岛模式”蜚声中外,青岛的奥帆赛赛事筹备一直在学习、创新、融汇、完善中不断巩固、提高。

       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让青岛搭建起了赛事运作的基本框架。作为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的六项综合测试项目之一和三项奥运会水平测试项目之一,也是仅有的两个进行“双测试”的项目之一,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则完全践行了奥运模式和奥运标准。尤其是在赛程比2008年奥帆赛缩短6天的情况下,青岛完成了计划轮次126轮中的98轮,完成率达到77.8%。按照国际惯例,完成率达到70%以上就算圆满完成。

       两次测试赛的成功所赢得的掌声与称赞并没有让青岛的赛事组织者自满。本周一,在奥帆委完成场馆化后,青岛奥帆赛的赛事筹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青岛的赛事组织者深知:2008年才是决战之年,能否达到“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将是评价青岛奥帆赛的惟一标准。

       “奥帆赛开始前,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要完成所有器材的采购;要调整团队结构,进行人员培训,把新加入的团队成员融入原有的团队架构中……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奥帆赛开赛,竞赛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双休日都要进行海上培训。”离奥帆赛开赛还有100多天,在奥帆委竞赛部部长、2008奥帆赛项目竞赛主任曲春看来,许多事情不只要做,而且要想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在预案之中。“我们有把握做好。”曲春说。

       在奥帆委日前正式发布的2008年奥帆赛竞赛规程中,奥帆赛正式比赛日为8月9日至23日,共15个比赛日,比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增加了6天。比赛日程的增加,对于青岛高质量地完成比赛轮次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迫近之际,有了“青岛模式”的创新机制,有了赛事筹备的高效推进,又增加了6个比赛日让青岛有更充足的时间捕捉最佳风力,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即将在青岛“起航”。 (本报记者 韩光亮)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