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多为60年代建
对旧住宅区、“筒子楼”实施整治改造是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市在近几年改造旧城区、城中村(即“两改”)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居住条件较差的旧住宅区和“筒子楼”短时间内不能纳入“两改”范围。仅就筒子楼而言,目前市区有803栋筒子楼,其中50年代前建造的占5%;50年代建造的占30%;60年代建造的占49%;70年代及70年代以后建造的占15.5%。在这些筒子楼里大约有3.2万户居民。他们正遭遇做饭、吃水、上厕所的困难,而且这些居民中一半以上的住户是低收入者。
近日记者在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了解到,筒子楼作为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特殊建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亟待改善。今年我市推出了“两改、两增、两扩、一改善”的新住房工作目标,其中一项内容就是通过整治筒子楼改善旧住宅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为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从今年起,在深入推进城市“两改”的同时,计划用3年的时间,陆续对这些“筒子楼”实施有效的整修改造。从2008年到2010年,市财政每年将专项拿出1亿元,用于市内四区筒子楼整治改造,区财政也将按比例分担相应资金。
四种方式改造筒子楼
803栋筒子楼情况各异,它们将如何改造?在采访中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房地产业处副处长王春增就这个问题回答了记者:根据全市筒子楼的不同情况,将采取四种方式对筒子楼进行改造:
◎方式一:拆迁改造
在今后的五年,我市各区要加大对旧城的拆迁改造力度。对于短时间内可纳入“两改”规划范围的筒子楼,结合“两改”项目对其着力实施拆迁改造,使这部分筒子楼居民的住房条件可以得到彻底的改善。
◎方式二:改建、扩建
对不能纳入2008—2012年“两改”规划范围,但房屋质量又相对比较好,且又有条件实施扩建、改建、翻建的筒子楼进行改、扩建。通过改造筒子楼的内部结构,扩建厨房、卫生间完善住房使用功能,通过改造自来水“一户一表”、雨污水管网、供热、燃气、电气线路等完善这部分筒子楼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改善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方式三:捆绑改造或修复性建设
对于既不能纳入“两改”范围,又不能实施改建、扩建,且房屋结构有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筒子楼,将采取捆绑改造和恢复性建设的方式解决:在筒子楼质量太差建筑寿命到期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会首先考虑用“捆绑”的方式解决,在自身项目难以实现经济平衡,无法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这些筒子楼的改造尽可能的依托市场,即在某一个区域,从该区域的旧城改造项目内,寻找盈利比较好的开发商,和其开发的项目进行捆绑,让开发商将筒子楼拆迁改造。如果房屋无法采取“捆绑”的方式,又无法进行维修加固的筒子楼,对这类房屋,将采取恢复性建设的方式。通过调整房屋内部结构,全面改造电气线路、给排水管线等生活配套设施,以此解决房屋居住安全问题。
◎方式四:维修加固
对于上述方式无法解决,但房屋整体结构质量较好的筒子楼,通过房屋整治、维修加固方式,全面检修老化电气线路、给排
水管网等设施,修缮破损屋面、公共楼道及内外墙体,整治脏乱差的院落、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拆除违章建筑,
适当增设健身休闲活动场地,使住房困难家庭得以临时过度,临时改善筒子楼居民的居住环境,缓解其住房困难。
四处试点工程已经启动
日前,作为试点,市北区的寿光路25号和四方区的淮阳路21号3号楼、开平路18号2号楼和3号楼,已经开工。其中对寿光路25号进行改建、扩建;淮阳路21号3号楼、开平路18号2号楼和3号楼因不符合增建条件而进行维修加固。
据悉,今年我市计划整治改造筒子楼120栋,涉及居民5458户,房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最低工资标准(610元/月人)以下的困难家庭有1750户,占总户数3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低收入家庭有2906户,占总户数的53%。通过整治改造,将进一步改善筒子楼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通过整治改造,除完善其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外,改造中还将对房屋进行维修加固,修缮破损屋面、公共楼道及内外墙体,全面检修老化电气线路、给排水管网等设施,整治脏乱差的院落,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拆除违法建筑,适当增设健身休闲活动场地等。
目前全市今年要改造的120栋筒子楼设计工作的公开招标已经结束,房屋安全的鉴定工作正在
全面展开,其它相关工作也在陆续的展开中。
■相关链接
筒子楼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筒子楼是最常见的居住环境。筒子楼原名叫做集体宿舍,又称为兵营式建筑,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一室一户十几个平方米,一栋三或四层楼能容纳几百人,深深的楼道像个大筒子,大家也就习惯给它一个雅号——筒子楼。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为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这种有着长长的走廊、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多是当时我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本报记者 王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