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x > 正文

十大高新产业基地建设目标确定 年产值超千亿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08-03-12 05:36:07 字号:TT

    本报讯(记者 高忠业) 在3月10日召开的我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未来五年我市将培育发展软件、新材料、家电电子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12年十大基地的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科技局有关人士,请其详细解释了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未来五年的发展进程和建设目标。

    软件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00亿

    作为我市的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之一,软件产业基地未来五年将完成青岛软件园一期和二期40万平方米、三期60万平方米及鳌山园区2.7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完成青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建设;启动鳌山园区5.6平方公里拓展区规划建设;重点支持嵌入式软件、IT服务外包、数字动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2012年,我市软件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其中软件收入180亿元;IT服务外包收入达到13.5亿美元;软件企业总数达到800家,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基地产值200亿

    未来五年,我市将以城阳新材料工业团地为核心,重点支持特种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能源环境、新型复合材料及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新材料产业集群或集团。2012年,新材料产业基地产值达到200亿元,建成具有新型金属材料和橡塑材料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建成数字家电产业基地

    我市将以海尔、海信集团为依托,重点支持家庭网关、网络热水器、网络冰箱、网络流媒体电视、无线终端家庭环境监控系统等数字家电技术产业化。2012年,数字家电产业基地产值达到280亿元,建成国内主要的数字家电产业基地。

    国家高速列车产业基地

    未来五年,我市将以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和四方庞巴迪公司为依托,支持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加快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高速列车集成技术产业化,形成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批量生产能力,研制成功350公里动车组,完成40项专利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012年,高速列车产业基地产值超过200亿元,建成国家高速列车产业基地。

    半导体照明高端产业基地

    我市将支持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加快建设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重点推进氮化镓基MOCVD装备技术和高亮度LED技术产业化,延伸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产值达到30亿元,建成国内半导体照明高端产业基地。

    LCOS新型硅基液晶显示产业基地

    未来五年,我市将以海信集团为依托,组建LCOS产业技术联盟,重点支持LED、激光光源的LCOS数字高清显示关键技术产业化,建成年产100万台LCOS整机生产线。2012年,该基地产值达到50亿元,率先建成国内LCOS产业基地。

    数字化橡胶轮胎装备产业基地

    我市将以青岛软控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家橡胶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数字化密炼、成型、硫化、检测等关键装备生产线建设。2012年,数字化橡胶轮胎装备产业基地产值达到20亿元,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橡胶轮胎装备产业基地。

    新型纺织机械产业基地

    我市将以青岛宏大纺机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家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支持新型自动络筒机、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等成套棉纺设备技术产业化。2012年,新型纺织机械产业基地产值达到30亿元,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机械设备产业基地。

    生物质能源产业基地

    我市将以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福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支持秸秆、废油脂等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形成年产生物柴油10万吨的生产能力;利用废弃生物资源、能源植物和微生物,开发液体、气体、固体燃料等关键技术。2012年,生物能源产值达到6亿元,建成初具规模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基地。

    海洋装备与海洋种苗产业基地

    未来五年,我市以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25所等为依托,推进海洋装备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支持船载监测仪器、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海水淡化与预处理等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胶南种苗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海水养殖新品种种苗培育、工厂化育苗、海水健康养殖工程等技术产业化,2012年,该基地产值达到10亿元,建成国内技术领先的海水种苗繁育基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