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x > 正文

平均每月3次挖坏城市主管道 统筹主管部门缺位

来源:青岛晚报-- 2007-12-12 15:49:07 字号:TT

       供水管刚被挖供气管又轧断

      前天大尧三路地下管道再次挖断

      没有部门牵头管理导致管道“总受伤”

       “今年以来,市区的主要供气管道已被挖断了十多次了。”昨天本报报道了前天下午宁夏路和大尧三路交界处天然气管道被挖掘机轧断导致万户居民用气受影响的消息后,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盛伟这样告诉记者。而在此前的3日,大尧三路直径500毫米的供水管道在施工单位铺设污水管道时刚被挖断过。

       记者从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了解到,今年以来,直径300毫米以上的供水主干管已因道路施工被挖断二十多次。

       平均每月市内四区要有三次主要地下管道被挖损,虽然与前几年相比,这样的数量已减少了许多,但每次管道被挖断,都会给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不便。正因如此,市民频频给媒体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这样的意外越少越好。

       “跟路”,依然出问题

       记者从泰能天然气公司和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了解到,为了防止施工单位在道路挖掘时损坏地下的供水供气管道,今年两家公司均采取了“跟路”的办法,施工企业施工时两家公司均有工作人员“旁站”。

       海润自来水集团调度室主任丁大同介绍说,每次巡线的工作人员发现道路上有单位施工时,就会及时告知这些单位,地下供水管道的具体位置。在这些单位挖掘路面时,也会站在一旁指导,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管网的安全。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盛伟也说,天然气公司发现道路施工时,先会向施工单位送达告知书,同时也安排监护人员在现场监护。

       “但有时,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临近管道位置时,本来应当采取人工的手段开挖,但却抱着侥幸的心理,依然采取机械施工,结果便会出现意外!”沈盛伟说,宁夏路这次管道被损,多亏修复及时,当晚6时便恢复正常供气了。“因为天然气公司贮存天然气的大尧罐站就在这个区域内,而这个罐站是用于市区供气高峰时调节供气压力的,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当晚影响的不仅仅是周边的居民,市内四区天然气用户的用气压力都将得不到及时调整。”

       意外,市区频发生

       “长春路施工,3天时间竟挖断了4根供水管。”丁大同介绍说,今年的供水管道被挖断事故中,影响较大的包括重庆南路直径1000毫米的管道被施工单位的机械钻透、沈阳路直径600毫米的管道被机械挖断。而今年有关单位在海口路施工时,竟两次挖断了天然气管道。

       按照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到相关的管线管理部门了解地下管网的情况,摸底后再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但基本上没有来我们单位咨询的。”自来水公司的丁大同说。

       管网,到底谁来管

       “以前,地下管网都是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的,但现在不知哪个部门管这事。”昨天,岛城一位资深的市政专家介绍说,由于目前市内四区地下管网的主管部门不明确,管理缺位,也成为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以前,地下管网的规划都由市规划部门统一管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规划部门会召集相关会议,交待施工道路地下管网的具体情况,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慎重施工——为了使施工单位能够全面了解地下管网的情况,我市还建立了地下管线数据库。但自从2005年建设部出台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之后,规划部门便不再拥有此项职能,已建成的数据库也未启用。

       现在的地下管网应当由谁来统筹管理?昨天记者咨询了市建委城建处,对方称可向市政养护管理处咨询。市政养护管理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则介绍说,道路施工都由各区建设管理部门审批,而管网则分别由各管道的所有权单位负责,即自来水公司负责供水管道、泰能天然气公司负责供气管道、排水管道处负责污水管道,供热管道由各供热公司负责。

       专家表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网的种类越来越多,这种分散式的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最好有一个具体的部门统筹协调道路施工和地下管网事宜,最大程度地避免事故发生。

       据了解,今年至明年上半年,市区还有数十条道路将进行施工,地下管网能不能确保安全,让人担心。

       记者 芦智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