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攀升拉动CPI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
据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张毅 王优玲)据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最新统计,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6%。1月至7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
统计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农村价格上涨高于城市。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二是食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非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了15.4%,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仅0.9%;三是消费品价格上涨高于服务项目价格。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
八大类别中,五类价格上涨三类价格下降。上涨幅度最大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水产品价格上涨5.4%,鲜菜价格上涨18.7%,鲜果价格下降12.2%,调味品价格上涨4.5%。
权威解读
未来几个月CPI有望回落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说,随着国家控制食品涨价的各项措施逐步见效,估计CPI涨幅会慢慢回落。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夏粮又取得丰收,如果秋粮能取得好收成,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会明显回落。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中国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拉动的。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不意味着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除生猪生产下降外,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供给是充裕的、有保障的。食用植物油、方便面等食品加工能力过剩,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在食品中,涨幅最大的是猪肉。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除了成本因素,还有供应紧张的问题。生猪生产有一个周期,短期内供应偏紧的问题还得不到解决。随着天气转凉,猪肉的需求量在上升。他估计短期内猪肉价格还下不来。肉价居高不下,预计整个三季度CPI的涨幅都会较上半年要高一些。姚景源说,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猪肉供应偏紧的问题会得到较大改善,肉价上涨的势头也会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带动食品涨价幅度趋缓或回落。四季度CPI的涨幅也会比三季度明显回落。
据新华社
商品价格不会普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13日撰文称,总的看,当前中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食品价格上涨,短期原因主要有:一是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二是春节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从长期看,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还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都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这是市场对耕地日益稀缺和农业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的确认,是用价格拉动农产品供给的常态反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也是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途径。
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的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