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客商谈山东:"投资带北抬,我看好山东"
题记:应住港澳山东政协委员的邀请,山东新闻媒体采访团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前夕,赴港澳采访各界人士对山东经济和投资环境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在山东投资的情况。
港澳的天气热,但只要坐下来打开“回归”和“山东”这两个关键词的话题,更热。倾听中,我们感受到一颗颗感谢回归的赤子心;探知中,领略到港澳各界热看山东的信心,以及那些期待我们做得更好的热盼。
热好。两地都热起来,碰撞出的火花才能更璀璨。
港澳最大的特色,是个“商”字。在港言商,商机的判断至关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能吸引港澳客商投资山东?
澳门名嘉集团的董事长谢硕文先生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也是澳门山东联谊会的会长。他10年前来山东投资,许多项目已开花结果。位于齐河的齐齐发济北大市场国际纺织城就是他投资建设的,市场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万家商户。在乳山市经济开发区,谢硕文投资15亿元建设了久久发国际商贸城,总建筑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年经营额将达200亿元。
“之所以把一个又一个大项目放在山东,是基于我对内地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判断和对山东天然优势的分析。”
信心基于对大趋势的判断
“香港澳门回归后,回望内地,那种处处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切非常像当年香港经济起飞时的盛况。那时我就告诉自己,这是又一个发展的黄金大时代。香港经历过这个发展阶段,但若守在港澳不动,会感到饱和的压力。而如果能抓住内地的发展大时代,找到契合点,亲身参与进去,就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黄金时代。”
谢硕文起家于香港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黄金期,对那时蓬勃向上的一切记忆犹新。在他的理论分析中,这种蓬勃,从亚洲四小龙延续到90年代的广东,从珠三角北上到长三角,如今,他更看好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现在的人工成本很贵了,水电交通等压力也大。我们必须考虑应对。”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理论”认为,当投资区某些产业失去比较优势后,资本将自发转移到能获得更少成本更大利润的地区,这种流动将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兴盛衰退。在港澳,许多投资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将眼光一直向北、再向北,寻找合适的投资带。
“投资带在北抬,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它的节奏。只有跟上这种节奏,才能有更大的步伐。”谢先生这样总结他的“发展观”。
山东的环境让我下决心
“投资,除了对大时代的判断,还有对山东‘小气候’的感受。我得说,山东的‘底子’太好了!这里有最好的公路,最好的海港,一流的制造业,充沛的人力资源,质朴的民风,电力充裕,投资的成本大大降低。放眼全国,能有几个地方有这样的优势?商人爱算精细账,这样的条件划得来。”
广东有大小批发市场几千个,大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谢硕文先生以物流业起家,1984年他到广东投资时,广东没有高速公路,甚至也没有柏油马路。但是从那时起,广东人就逐渐意识到,各类专业市场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生产销售机遇,从而发展成大产业积聚群。
“山东现在的物流业相对还不够发达,这是更好的参与机遇。当一个产业发展到完美甚至饱和,那它的上升空间也就非常有限了。我愿意选择这种时机参与山东的发展。”
“对大时代的判断,给了我信心,对山东特色的把握,让我下了决心。信心加决心,所以我来了。”谢硕文为自己的投资这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