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参加课外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家长文化。输不起的家长无奈地说——
“孩子,我也想给你快乐童年”
37岁的李艳每天都在闹铃声中开始:6点起
床,7点准时带孩子出门,晚上5点接孩子放学回家。晚饭后,陪孩子写作业、练钢琴。到了双休日,还要带孩子学游泳、学英语、学钢琴。“孩子整天喊累,其实我也累。我也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为了她的未来,只有坚持一下。”这位疲惫不堪的妈妈对记者说。
李艳是一位知识女性,丈夫事业有成,家庭收入丰厚,是城市里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李艳说:“在女儿教育方面,我花钱从来不心疼。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李艳的女儿从3岁多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先后上过故事班、美术班、舞蹈班、琵琶班、奥数班、英语班、钢琴班,有的特长培训一直坚持到现在。李艳说:“孩子很听话,只要报了名,她就会乖乖地去上,有的培训虽然不是很喜欢,但学点总比不学强吧。我所认识的家长里面,很少有不给孩子课外‘加餐’的,有的同时上两三个培训班。有多种特长、发展全面的孩子,在学校里格外受老师偏爱,这些都给家长一种强烈的信号,别人的孩子都学,我的孩子也要学。”
“有时,孩子也嚷嚷着喊累。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给孩子补课、参加课外培训已经成了一种家长文化。别人都在补习,总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李艳说。
李艳承认,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其实是成人社会竞争压力的一种转嫁。“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大学毕业生都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大人和孩子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多一点胜算。”她说。
此外,李艳还认为当前的教育体制不改革,家长这根绷紧的弦就没办法松下来。她说,现在高考还是以分取人,虽然一些学校开始面试招生,但 还要看综合素质,其实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以后综合素质会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所以现在既要让孩子成绩好,又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艺术素养、学习成绩一个都不能少。”
在许多城市,像李艳这样望子成龙的家长不在少数。儿童教育专家孔屏认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家长普遍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家长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合理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一分快乐,也还自己一分轻松。
孩子为什么感觉不幸福?
今天的孩子幸福吗?谈起这个问题,家长们通常会说,现在的孩子就像蜜罐里长大的一样,几乎要什么有什么,还能不幸福吗?可孩子们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妈妈,作业怎么这么难呀?我都不想活了!”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山东青州市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中。他的妈妈袁女士担忧地告诉记者,当听到孩子说这话时,自己的心里很沉重,生怕孩子真出点什么事,但又无可奈何:“现在不逼他学习,以后哪有出路?”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说:“今天的孩子们在物质上是幸福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小时候甚至没有见过。而在精神上,他们并不幸福,幸福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多忧虑,不会有这么多心理问题。”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孔屏从大量真实案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写作业磨蹭、好动等行为。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不认真,其实不然,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着学习障碍。不少孩子还存在自卑心理,有的因为容貌比不上周围的伙伴而自卑,有的因为没有朋友而自卑。还有大量孩子因为学习不好而恐慌,因为父母关系紧张等家庭原因而苦恼,青春期的孩子还会为异性交往的问题而迷茫。
谁拿走了孩子们的幸福?“抛开各种我们不能改变的社会因素,中国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自身过低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孩子们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金琰说。
孩子们在家长的“捆绑”中成长,最后,家长们收获的只有无奈:自己培养出的只是一个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金琰认为,要帮孩子找回幸福,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做学习型家长,重修父母这门课,重读孩子这本书。持有一颗平常心,合理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
“我童年的记忆只有补课”
这是一个星期天,在济南市一家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昏暗的教室里,17岁的女孩杨洋正在百无聊赖地弹着钢琴。跟记者熟悉以后,她很快就把弹琴的事扔在一边,跟记者聊起了学琴的时光。
她说,她7岁开始练钢琴,之前还学过芭蕾舞、小提琴。“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只有补课,每个周末,妈妈骑车带着我到老师家上课。我弹琴,妈妈就坐在一边记录,回家还要一字一句地给我‘补课’。我天生没有音乐细胞,并不喜欢这些乐器,但是妈妈说,身边的女孩子都琴棋书画样样行,我不能输给别人。每天晚上练琴是我痛苦的事,有时我发脾气,有时我故意装病,最厉害的一次,我把钢琴砸了。妈妈哭着说,你长大了就知道我的苦心了。”
“学钢琴十年,花的钱少说也有几万元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记者看得出,杨洋弹琴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投入,只是手指在琴键上熟练地上下“蹦跳”。“老师也说我技术上不成问题,关键是理解力不够。可现在,我不能不练,要不就上不了大学啊!”说这话时,杨洋青春的脸上有一种无奈。
杨洋指着隔壁琴房对记者说:“我的童年并不快乐,记忆里只有补课的影子,现在还有不少孩子在重复我的童年生活。”她说,这些年见过很多带孩子学琴的家长,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琴是着眼于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有的是家长自己喜欢,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把学钢琴作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出路。“不管家长怎么想,都应该先问一问孩子喜欢不喜欢。”她说。
最后杨洋为记者演奏了一首很美的曲子——《少女的祈祷》。“我现在祈祷的就是能考上大学,好好轻松一下。”她说。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精英”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成才的重负,童年因此失去了很多快乐。
这是发生在北京一家辅导机构公共英语课上的真实一幕:一个10岁的小男孩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大声批评,当场哇哇大哭,这个场面让在场的家长无不为之心酸。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耕祥认为,当前我们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以培养尖子为目标,但尖子只能是少部分人,让多数学生牺牲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来一起“陪读”,是不科学的。按照教育规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成人教育,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成才教育。现在,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放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学生的成人教育变得可有可无。
我们培养的精英是否被社会承认?专家认为,考试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定就有成功的人生,很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并不是学校里的第一名,他们不囿于课本,敢想敢做,这对个人成才往往是更重要的。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志民说,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上,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语出惊人:“我所认识的20世纪和21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此言一出,足以令国内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瞠目结舌。
专家认为,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建设不能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权。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济南5月31日电 作者 张晓晶 王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