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收藏/贺伟 王栋
撰文/王栋
青岛的盐业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胶州湾沿岸的阴岛(今红岛)、棘红滩等地就是先民们煎晒制盐的主要场所。在唐宋以前,胶
州湾海盐生产全部采用古老的煎盐法,直至清末,由西方传入的晒盐法才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煎盐。
胶州湾开滩晒盐始于德国占领后的二十世纪初,在此之前,沿海小规模的土法制盐仅能满足周边小范围的需求。1908年,顺和洋行投资的哥伦比亚有限公司,在胶州湾海岸购买了大片滩涂,围造盐田,并从这些盐田中制出的粗盐中,成功地提炼出了食用盐。1909年,德国胶澳总督府在阴岛设巡捕局,兼管盐田滩场并征收捐税。1911年3月12日,总督发布盐田规则,由殖民政府专门管辖采盐权,每5000平方米的盐田年征滩税4元;外运出口100斤纳费3分,以取得采盐、输盐自由。根据德国总督府的统计数据,到1912年9月,胶州湾租借地沿岸开发的盐田已达十几万亩,年产盐35000余吨。
1914年11月,日本攻占青岛,由于战火涂炭,胶州湾沿岸盐田废弃过半,盐业生产陷于停顿,附近居民食盐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仅能靠购买郊区私盐维持生计。1917年,胶州湾的盐田的生产开始恢复,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国内工业用盐猛增,1917-1919年,从青岛出口至日本的原盐每年达到了150万担,但是由于制盐费用日涨,捐税日重,卖盐收入又不能全部兑现,最终导致了盐商亏本。1918年10月7日,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制定《青岛盐业管理规则》,宣布所有青岛盐务均由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兼管,开辟盐田、使用均需经过守备军司令部许可,并制发盐田许可证,由滩户收存,用以证明对滩田拥有晒制权。此外,日本当局还规定输往日本的盐税低于中国内销盐税,除了利用这种政策低价掠夺青岛的原盐,也为日商在青岛大量开辟盐滩,增开精盐工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根据《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有关协定,北洋政府以600余万元的价格赎回胶州湾沿岸日本人所占的盐田及盐业公司,而实际上,日本人经营的这些盐场、盐滩仅价值205万元。1923年永裕盐业公司以国币300万元获得了胶州湾盐田经营权,承包费用分15年偿还,在未结清之前,所有盐田仍属官有财产。
1923年底,胶澳商埠政府成立了盐务稽核支所、运副公署和盐务缉私警长办事处,用于管理胶州湾的盐政、产销和缉私护税工作。1932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将这些盐务行政机关统归于青岛盐务稽核支所管理。193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收回盐税主权,并改组了国家和各地盐务机关。在青岛盐区成立了胶澳、金口两个盐场,隶属于山东省盐务管理局。青岛盐务的产销税管理开始步入正轨。
1938年1月,日本再次占领青岛,并在湖南路15号组成了直属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财务总署的青岛盐务管理局。产盐实行民制官收,销售实行统制,指定专商设店承销官盐。
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青岛组建了山东盐务管理局,废除了盐专卖(官收、官运、官销)政策,取消专商引岸制度,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946年2月成立了青岛盐务管理分局,专管胶澳盐场产、销、运输业务。1947年6月,裁撤青岛盐务管理分局,成立胶澳盐场公署。解放后,1949年2月17日,山东省盐务局发文,撤销了胶澳盐场公署。1953年之后,胶州湾地区的盐务由青岛市盐务局管理。(编辑
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