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掌门人尹同耀曾说:“合资难成大器”。他的观点是整个奇瑞的精神支柱,就连其下属发动机厂的一般管理者也说:奇瑞可以(和别人)合作,但决不合资!
这样的观点也影响到中国整个汽车圈,特别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们。“这(合资)就像是(外资)在勾引我们抽鸦片。”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警告业界。从电池大王转身造车的比亚迪也坚称:“永远不考虑合资。”
高喊不合资口号的自主品牌颇有些壮士断腕的感觉。
事实上,这样的义气用事并没有坚持多久。特别在最近一年多来,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明显加快了与外资合作的步伐。
先是吉利与英国锰铜公司签订了整车合资协议,把英伦的黑色出租车带到了上海滩;随后,奇瑞从零部件领域着手,先后与美国江森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此次又与Quantum公司合资联手,切入整车制造领域,大有和国际市场全面对接的架式。
对于目前奇瑞与外资的频频接触,尹同耀打起了太极,“奇瑞还是坚持不合资,要合资也是奇瑞下面的公司在搞,我管不了那么多。”但这个逻辑似乎很难说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一轮自主品牌的合资潮?
自主品牌搞了这么多年,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去年占乘用车市场销量27%的自主品牌,今年预期要达到40%。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家自主品牌都甩开了膀子——无论是吉利的“十一五规划”,还是奇瑞的新车图谱,抑或是华晨的新车攻略,都把自主品牌的未来前景描绘的美轮美奂。
然而,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这些自主品牌们也各自遇到了发展平台期。吉利下属一个分公司的老总曾经表示,“吉利当时坚持走不合资这条道路,现在做起来特别累,想要实现超越特别困难。”这些困难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些是技术储备薄弱,有些是研发人员匮乏,有些则碰到了品牌天花板……
与此同时,国际车界的新技术革命却是日新月异。业内普遍认为,对于尚处起步期的国内车企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唯一可以缩小,乃至迎头赶上国际汽车制造业的机会。现实考虑,自主品牌除了要有精神,更要有物质。比亚迪销售老总夏治冰曾表示,是否合资,要从五个方面来考虑,即技术(车型)、资金、品牌、渠道和人才。而尹同耀的表述则更加直白,这次合资(指与Quantum)是利用他们的市场资源。
从当初不谈合资,到如今竞谈合资,这是自主车企的生存所迫(包括政策环境和市场技术环境),还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
责任编辑: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