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大学生有过心理困扰 情感困扰成最大"心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前 省会五学院大学生自发心理调查显示
调查背景
5月25日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石家庄三所高校的心理
协会联合发起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情感问题、前途问题和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三大“心头病”。
而人际交往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中,八成和熟人有关。
据介绍,此次调查共涉及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汇华学院南院和西院、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等石家庄三大高校的五个主要学院。共发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其中男生问卷239份,女生问卷247份。
组织方认为,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如果不及时正视问题并寻求有效途径疏导,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调查结果
情感、前途和人际关系成三大“心病”
七成大学生有心理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69.95%的受访学生承认曾受到心理问题困扰,但只有22.42%的学生选择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而在调查人群中,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占到了总数的32.71%,学习问题的占到30.61%,情感问题的比重最大,有44.3%选择此项。同时,有35.59%的受访学生对自身前途感觉茫然,感觉自卑的学生比例也占到了11.93%。
情感困扰成最大“心病”
案例:李明(化名)是个很腼腆的男生。他告诉调查人员自己很苦恼。因为女朋友蒙蒙(化名)和他恋爱之前曾经有一个男友。正是这个男生,给李明心里蒙上阴影。他觉得越了解蒙蒙,就越觉得她不够纯洁。
分析:对于情感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这一结果,石家庄心理医院的张庆彬主任表示,从以往自己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接诊经验来看,此调查比例具有一定说服力。
虽然情感问题比学习问题带给大学生更多困扰,但张主任表示可以理解。“学业和情感问题对大学生其实同样重要,但由于部分学生企图通过恋爱排解学习压力,所以从数据上来看,情感问题比学业困扰的负面影响更突出。”
对策:学校应对学生恋爱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情感意识,让学生明确恋爱的基础和目的,帮助他们做好恋爱前的心理准备。
近四成学生感觉前途茫然
案例: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永波(化名)说自己刚来大学时特别爱学习,但后来却没有了热情,整天无所事事。虽然知道这样愧对父母,但就是不想学习,因为他感觉不知道将来要干些什么,也找不到生活目标。
记者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对前途感到茫然的受访学生中,大一新生占到了48.96%。其中因为没有明确目标的占49.09%,有就业压力的占34.54%,感觉学不到实际知识的占32.72%,社会经验不足的占34.54%。
分析:张庆彬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心理预期与现实生活中的落差造成的。这一现象并不仅仅是在入学后造成的,更多的症结存在于填报高考志愿时。
张庆彬说,一些高三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更习惯于听取家长的安排,而不是选择自己的兴趣方向。“这种情况在女生身上存在更多,因为她们相较于男生更听话。”
对于感觉在学校学不到实际知识的大一新生占到三成以上的调查数据,张庆彬表示,一般大一所设置的都是些基础课程,实践机会少,他们才会感觉不实用。这与现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落后不无关系。
对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家长尽可能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进行过多干涉能避免这种情况。进入大学后,老师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的基石”的理念,并且注意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实践。
与熟人相处更“难受”
案例:
朱宾(化名)是大三学生,但他却很少和舍友交流。作为独生子的他,总觉得舍友们的思想和做法与自己格格不入。与舍友和同学相比,他更愿意在网络中寻找倾诉对象。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提供的一份咨询案例显示,很多学生表示在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烦恼。这些学生却一致表示,与舍友、同学相处,他们更感觉不自然。
而此次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所受人际关系的困扰中,与陌生人交往的困扰只占到26.82%,而与熟人打交道的困扰则占到80.48%,“想不到,与熟人相处会更让他们感到‘难受’。”汇华学院心馨园社长白煜说。
分析:对于这种结果,石家庄武警总医院精神科的陈云芳主任表示并不意外。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都比较强,对陌生人缺乏包容心理。“一般来说,人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少。但与同学、舍友的交往则是不可避免的,相处时间越久,就越发现性格和为人处事不合拍,困扰也就越多。”
对策:在相互交往中对他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看到对方的优点,尽可能接纳对方。
调查初衷
让更多大学生懂得关爱自己
谈起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组织者之一的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心理协会会长翟强表示,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就各种心理困扰前来求助的同学。“仅今年3月份以来,就有20多名同学咨询。”翟强说,但根据他的了解,该校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远远不止这些。”
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该校心理协会成员便有了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前,联合其他学校进行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的想法。他们想通过调查,来说服更多大学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因受规模所限,调查不可能完全准确,但这份问卷经过了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们自信可以通过它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普遍心态。”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心理协会会员李飞说。
调查后延
高校应该引导学生自我宣泄
张庆彬和陈云芳认为,此次学生自发进行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的行为,是一种勇于正视自己心理问题,并试图寻求心理帮助、进行正确疏导的一种表现,值得肯定。
同时,他们呼吁,广大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知识普及,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教会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首先学会自我宣泄和向他人倾诉,如果仍然排解不开,要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干预,以免延误时机酿成悲剧。
相关链接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社、心理健康者协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首次将5月25日确定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节。2004年,团中央和教育部正式将每年的5月25日定名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