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山地发展乡村旅游 2.7万村民转型服务经济
生态北宅“逗乐”青岛市民
“变着花样让城里人乐,乐了就有消费,有了消费,村民们离富裕就更近了一步……”在崂山区北宅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鸿雁眼中,这样
朴实的一句话就是北宅发展的“秘诀”。
5月19日,崂山区北宅街道燕石村61岁的村民李延峰和老伴天不亮就来到自家樱桃园,他们要赶在游客到来之前把前一天游客要的30盒礼品樱桃摘出来;而在几年前,老李比现在起得更早,他要骑自行车赶30里路把樱桃送到城里摆摊卖。这仅仅是北宅2.7万村民变化的一个缩影。北宅街道因身处生态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地而无法发展工业或房地产业,却通过充分挖掘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全市作出了一个“生态旅游经济”的典范。
一天两万人进山吃樱桃
第十二届北宅樱桃节开幕之后的第二个周末,本以为经过一周之后游客应该“降温”,出乎记者意料,上午10时许,滨海大道两侧停满了各种车辆。在北宅街道燕石村,由于没有专门的停车场,村里便鼓励村民把院门大开,让游客把车停进农家院。据该村村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这个只有70多户村民的小山村,当天进村的车辆达到260多辆,接待游客800余人,卖出礼品樱桃160盒,加上门票当天总收入达2.1万元。
数据显示,当天共有2.15万人进入北宅樱桃园或品尝农家宴,人均消费在65元左右。
“本以为今年受天气影响收入会降低,没想到比去年还好!”在李延峰新盖的二层小楼里,老李告诉记者,去年冬天青岛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今年春天又遇上“倒春寒”,樱桃挂果减少近六成,所以一家人对今年樱桃节并不看好。但樱桃节刚开幕,樱桃就卖到了15元/斤的高价,比去年价格高出一倍多,而且入园品尝的游客比去年每天多出十多人,“对游客来说,进樱桃园都是为了新鲜,吃多少倒不重要了!”老李说,家里的三亩樱桃园10天收入4700多元,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收入,看样子今年靠樱桃进账7000元不成问题。不仅种樱桃的农户收入没有减少,农家宴经营业户更是赚得盆平钵满。崂山区旅游局抽样调查显示,樱桃节开幕10天来,北宅街道300多户农家宴日均进账都超过2000元,崂山人家、龙泉山庄等大饭店每天营业额都超过8000元。
观光游促村民“转型”
在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鸿雁看来,北宅办节的宗旨就是“变着花样让城里人乐”:乐了就有消费,办节富民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就在这种“变着花样”的过程中,众多的北宅人在由农村对接现代化城区时逐渐地寻到了一条致富之路。
生态旅游的发展促动了北宅人观念的转变,推动当地农民成功转型为旅游业经营者。目前北宅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人数为6000人左右,占全街道总人口的22.2%,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
“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有许多农业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如茶园观光、民俗欣赏等,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延长旅游季节再开发一些新颖的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居民增收。”李鸿雁跟记者谈起了他们的打算。为了延长旅游季节,今年他们帮助果农引进了可以延长一个月盛果期的优质樱桃。另外,他们还将有计划地在居民的闲置农田里种植成片的草莓、花生、萝卜、大白菜、豆角、地瓜等果蔬,举办“采摘乐”活动,吸引城里人在非旅游旺季到山里来休闲,体验农家丰收的乐趣。据了解,北宅街道帮助当地居民积极挖掘已有的旅游资源,除果园、景点外,当地居民种的地、住的房子、使用的农具、做的农家饭都相继成为城里人追捧的旅游资源。
(本报记者 柳妮 通讯员 宋娜 兰先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