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招生办叫卖名校名额
数名学生家长受骗,警方介入调查
近日,一条“交10万元就能去浙大上本科”的消息,在德州市部分考生及家长中流传,一伙自称“招生办”人员的人还在一家招生网站上发布了“招生简章
”。浙大招生办人员称,这完全是一场人为操纵的骗局,学校上下对发生这样的事情“感到震惊”。
“招生简章”现身网络
14日下午,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陈艺有些焦急地给本报打来电话说,有人在德州打着浙大的旗号招生,还向学生家长收取高额费用。当天上午,浙江大学招生办连续接到了五六个德州市学生家长反映情况的电话,这让招生办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们从来没有1+4预科、本科连读的招生计划,更没有交10万元就能到浙大读书这回事!”陈艺说,当她得知至少有两名学生家长已经把两万元定金交到所谓的“招生人员”手里时,浙大招生办和公安处立即通过电话向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区分局刑警队报了案。
根据浙江大学招生办提供的网址,记者找到了《浙江大学2007年社会招生/预科细则》,这份“招生简章”规定:“学制和待遇,1年预科+4年本科,在校享受统招生待遇,毕业时颁发全国统招毕业证书。”尽管“简章”上标明注册费为4万元,但一些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招生人员强调说,4万元是交给学校的,家长还应该拿出大约6万元给招生代理,每个学生差不多要准备10万元的费用。
业务联系多通过熟人
14日,德州市一名学生家长程强(化名)在电话中告诉浙大招生办人员,他通过朋友介绍与所谓的浙大在德州的招生机构取得联系,对方答应给程先生的孩子办理浙江大学“1+4”的上学问题。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程先生最终决定花钱买名额,于是他拿出两万元交给一名“招生人员”,对方许诺说,收到定金后会马上着手办理此事。程先生向浙大招生办人员了解情况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14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程先生,程先生说:“事情已经解决了,两万元已经从招生人员那里要回来了。”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15日,记者赶赴德州,按照浙江大学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也曾交给“招生人员”两万元定金的周冲(化名)先生,尽管他感觉到交钱上学这事儿希望不大,但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钱能要回来。”周先生说,他的家人和“招生人员”邓某的儿子是同学,邓某曾告诉他,只要周先生的家人也参与到招生中来,周先生的女儿上学就可以减免部分费用。因此,邓某将周先生家人的联系方式也挂在一个网站上。
周先生回忆说,12日,他亲手将两万元现金交给了邓某,当时也感觉不踏实。他问邓某:“这件事是不是存在违规操作的地方?”邓某当即说:“不会的,这样的事情已经办了不止一年,不会出什么问题。”周先生当即就放心了。
记者在德州采访的时候,浙大招生办主任陈艺又提供了山东一学生家长的电话,她说,这个人刚刚就此事进行过咨询。记者随后联系上这位学生家长李先生,他说,他并没有看到网站上的“招生简章”,而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交钱就能上浙大”。他熟悉的一位朋友黄某告诉他,浙大有“1+4”预科本科连读名额,黄某提出让他先交上5万元,这些钱是给学校注册用的,其他钱以后再说。李先生对黄某的介绍很感兴趣,但5万元毕竟不是小数目,他委托亲戚打听这件事情,最终浙江大学明确表示这是个骗局。
警方将严打诈骗行为
15日,记者来到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区分局刑警大队了解情况,一位值班民警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了浙大招生办的电话报案,考虑到此案性质特殊,刑警队对此事很重视,已经派出专门干警进行调查。一旦各种证据证明有当事人涉嫌诈骗,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招生骗子态度强硬
“不相信就别办”
一些学生家长曾向记者透露,“招生人员”邓某在德州的身份是法律工作者,并在德州一学校附近办公。他的这个身份,让很多家长失去了心理戒备。记者找到学生家长提供的邓某的办公地点,但周围的人都否认有这么个“邓律师”在此从事招生工作。
16日,记者终于与邓某取得了电话联系,以下是记者与邓某的对话。
记者:“从网上看到浙大招生信息,现在还能办吗?”
邓某:“可以,但你不要到处声张。”
记者:“怎么收费?”
邓某:“先交两万元定金,然后再拿4万元给学校,最后还要交4万元,大约10万。”
记者:“你一直在办理这样的招生业务吗?”
邓某:“今年是第一年。”
记者:“你是不是提前和浙大都协商好了?”
邓某:“是的,可以说都提前说好了。”
记者:“学生毕业发统招毕业证吗?”
邓某:“当然了。”
记者:“我们花这么多钱,不会出问题吧?”
邓某:“你要相信我就办,不相信就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