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这些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越来越呈现严重态势的城市病?颇令人们挠头。
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张平平经过长期调研后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难的关键,是调整各个车种在当前交通结构体系中的地位。
一辆出租车在路上跑的时间基本上相当于12辆私家车
张平平说,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普遍呈现“路越修越宽”,道路却还是越来越拥挤的状况,可见改善交通情况,关键不在于硬件建设,而在于运
输网的结构调整。他认为,在我国目前的运输网中,出租车这个种类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
――过多占用道路资源。大量出租车在路上跑,造成道路资源被严重占用,各大城市堵车厉害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出租车一天起码开12小时,据估算,一辆出租车在路上跑的时间基本上相当于12辆私家车。
――造成油耗浪费。国外出租车的运行方式都是电话叫车,而我国现在是“扫马路”,很多时间是在空跑。据测算,出租车40%的油耗属于空耗。
据测算:一个车道在畅通情况下,每小时效能为:私家车运送900人次,出租车1300人次,公交车约4万人次。而地铁一般等于30辆-50辆公交车。
对出租车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少而精”
张平平说,去过西方国家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很多国家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远大于中国,但却没有中国现在这种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他说,其奥妙就在于对出租车的准确定位。
张平平介绍说,根据他的调查研究,在欧洲国家,出租车的定位是“高档”的“个别公交”,主要是为旅行者和特殊需求者服务,并不是为大众服务的。比如,很多城市的出租车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着想,细化到在车辆设计中考虑到如何将轮椅推上车。在有的旅游城市,出租车上由政府安装翻译器,为外国游客提供同步翻译。在东京,出租车司机考试要考80条街道的地址。在欧洲有的城市,为了缓解行路难,在高峰时段投放500辆出租车,运行1个半小时后就不许营运。总体上是严格限制其数量,但也严格要求其质量。
在欧洲很多城市,90%的人口坐大众公交出行。在英国不少城市,地铁和公交车占城市运输网的90%。一些城市还拨出专款修自行车道。但是在杭州这样的中国发达城市,只有30%的人口坐公交车,大量人口在打出租车。欧洲很多城市在限制出租车的同时,对公交车加大投入力度,进行高额补贴,公交车乘坐舒适,又很准时。在中国,公交车档次不高,非常拥挤,而且不够准时。这样的公交对百姓吸引力就不够大。
张平平说,在伦敦,人们的出行选择普遍形成这样的惯例:5公里内骑自行车,10公里内坐公共交通(包括地铁),10公里以上才开私家车。在缓解拥堵方面,政府以管理为主,以建设为辅。英国约三分之一的城际公路仅为双向二车道,却不堵车。世界经济组织也曾指出,缓解交通问题,“管理”起到的效果要占55%以上。
关键是协调好现有的管理体制
张平平说,加大管理力度,首先要协调好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在我国,出租车的管理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他分析说,全国各地的出租车管理分好几类,绝大部分归交通部门管,个别归城建管理,还有个别是交警管理,全国则统一由建设部牵头。体制分隔,很容易造成首尾不相顾。全国至今没有一部出租车行业管理法规,没有一个统筹管理体制,实际上也还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管理战略。而发展战略的清晰、高效,能尽快促进工作思路的完善,推动运输网络组织走向科学化,进一步促进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张平平建议,应该组建一个类似“城市交通联席会议”这样的机构,统一组织协调交通、建设和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对私家车、出租车进行适当限制,鼓励大众公交,完善运输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