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无私奉献作文不能及格 德育教育成"两张皮"
北京市教育研究部门曾对中学生做过一个调查,让学生对“作文中无私奉献,行动上左右摇摆”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回答得很模糊,只是泛泛地说:我身边就有
这样的,我们班里好多人都这样。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发人深思:这不是我们学生的问题,而是教育体制问题。
如果中考作文出这样一道题,虽然我们心里想的不是无私奉献,但是我们所写的必须是无私奉献。如果我们不写无私奉献,不夸无私奉献,我们的作文就不能及格,就不能升学。
这个事例生动反映了目前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脱节问题。换句话说,我们的德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而没有让学生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提倡德育创新的今天,解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张皮”的问题迫在眉睫。
作为德育工作者,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说教,而应当俯下身去,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贴近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点做不好,直接会影响到德育的效果。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最大的问题不是“身”的保护,更多的是“心”的问题。对未成年人“心”的关怀应该加强。孩子摔伤了、骨折了是看得见的,父母老师心疼,但这是短痛;孩子学坏了,关系的则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
德育要解决的,正是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问题。只有多关爱、温暖和理解学生的“心”,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