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银行不怵外资银行“入侵”
岛城业内人士认为外资银行也有软肋 受高成本的制约短时间内它们难以改变高端路线
早报财经专讯
吸收人民币存款不受金额限制……前天,4家外资银行拿到了全面人民币业务的“
牌照”。银行业内经常喊的“狼”终于来了。不过,记者昨天采访岛城部分商业银行发现,内资银行似乎对于它们的“入侵”并没有感到惊慌。
4家外资银行领“牌照”
3月20日,银监会批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华开业。这4家外资法人银行将在完成工商登记等手续后对外营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4家外资银行中的汇丰、渣打、东亚银行都已经在青岛设立了分行。外资银行获得全面人民币业务“牌照”意味着什么?记者昨天在东亚银行列出的“内地分行业务范围”中可见一斑:存款、楼宇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外汇买卖、理财产品、保管箱服务、投资顾问服务……近20项服务项目几乎与内资银行相差无几。
“高端”路线难以改变
外资银行降低了门槛,平民百姓也可以去外资银行开户了。不过,有关人士一致认为,外资银行不会放弃高端的路线,它们不会对内资银行的“根基”造成大的冲击。
招行青岛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闫啸东认为,由于高成本的制约,外资银行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走高端路线的做法。
建行市北支行副行长孙刚表示,即便是现在拿到了“牌照”,外资银行在建设新的网点、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等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因此至少在两三年内,外资银行还很难显示出自己的竞争力。
“软肋”制约威力不大
“狼来了”这句口号,是前几年国内金融界对外资银行即将“入侵”的最常见心态。不过,记者昨天采访了岛城部分国有银行,却发现在“狼”真正来了的时候,有关人士反而平静了,他们认为已经熟悉了“狼脾气”。
“外资银行也有软肋。”孙刚说。“比起内资银行,它的网点要少得多,ATM设备也很少,尽管管理机制和产品上要成熟,但拿到中国来,还要经过一段‘水土不服’的阶段。”闫啸东认为,外资银行的成本要高得多,“它们一方面要从国外派来一部分人,另外还要‘挖人’,人才成本高;网点建设也将高于国内的银行网点,高成本必然会导致较高的收费标准。”
(记者 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