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这座与小青岛隔海而望的砖砌故垒,据传就是明代沿海设防的标志。这座堡垒的位置,应该在今莱阳路8号内的海岸上,
但今天我们已无法按图索骥去寻找它的遗迹了。
战后的伊尔提斯东山炮台,高大的混凝土工事已废弃战后的伊尔提斯东山炮台,高大的混凝土工事已废弃
图片是伊尔提斯山东山炮台的战后残景,混凝土砌筑的高大工事已经废弃,炮位上还有一门已经损坏的150毫米加农炮,它后面的钢板已经被炸得千疮百孔。伊尔提斯东山炮台的部分掩蔽部、壕墙至今保存,只是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岁月已彻底吹散了战场上曾经弥漫着的硝烟。图片是伊尔提斯山东山炮台的战后残景,混凝土砌筑的高大工事已经废弃,炮位上还有一门已经损坏的150毫米加农炮,它后面的钢板已经被炸得千疮百孔。伊尔提斯东山炮台的部分掩蔽部、壕墙至今保存,只是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岁月已彻底吹散了战场上曾经弥漫着的硝烟。
汇泉角炮台的两门240毫米火炮,旁边可见弹着点的炸痕汇泉角炮台的两门240毫米火炮,旁边可见弹着点的炸痕
照片收藏/贺伟 撰文/王栋
1891年6月,内忧外患之下的清政府终于决定在胶州湾设防。次年冬,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2000余人驻防青岛。从1893年开始,除了建造总兵衙门、前海栈桥,章高元还在团岛、衙门山等处开始修筑炮台,试图重新恢复已形同虚设的海防。但在1897年11月14日那个薄雾笼罩的清晨,当德国东亚舰队的士兵们在前海登陆后,章高元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了乌有。
德国占领胶州湾后,为了永久地占领这片土地,最大限度地显示其军事存在,在此后的十余年里,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精心打造出号称“远东最牢固的”军事堡垒——青岛要塞。除了改建和扩建了章高元时代留下的海防炮台,殖民者还在当时市区边缘的俾斯麦山(今青岛山)、伊尔提斯山(今太平山)、毛奇山(今贮水山)等地,以及汇泉角、伊尔提斯角(今太平角)设置陆、海防炮台。1907-1909年,德国海军当局还斥巨资,自海泊河口至湛山一线,建造了1~5号防御堡垒。他们的炮口和枪口一律指向北方,或许在德国人看来,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中国人……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担心的西面和北边没有出现危险,东边隔海而望的日本却杀将出来。8月15日,日本对德国宣战,并派出海陆军50000余人开始封锁和进攻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青岛。由于地处显要位置,各山头、海岬的炮台也就成为了日军打击和进攻的重点。
1914年11月7日晨,德军在抵抗了近两个半月后,终因孤立无援,宣布投降,其炮台上的所有火炮均在投降前夕被自行破坏或炸毁。战争结束后,为了炫耀取得的“辉煌战果”,日军特意允许民众对一些战争的遗址进行拍照和参观,一时间凡宣扬日军“胜果”的各种画册、明信片纷纷以保存尚好的伊尔提斯山和汇泉角两处炮台为拍摄内容。
1922年,中国政府接收青岛后,汇泉角的战争遗址被辟为炮台公园,修复了德国时代炮台上的两门240毫米和三门150毫米的加农炮,并建造了望海亭,供人们游玩、观海,凭吊旧日战场。如今,炮台的大型掩蔽部仍保存完好,建于1929年的望海亭也留存下来,上面还有一位时任市长的题字,但240毫米大炮的炮位上只剩下空荡荡的一圈石砌的环状掩体,建在掩蔽部顶部的150毫米加农炮的炮位也已整平并在上铺油毡覆盖。据说,那些被炸毁或破坏的大炮在二战期间,被卷土重来的日本人拆散作废钢铁投进了熔炉。(编辑
穆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