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1月22日电(李海涛
记者亓树新)记者素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之雅颂,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但令人尴尬的是,近年来,“假记者”频繁出没,从事不法活动,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
日前,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就打掉了这样一伙冒充记者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令人啼笑皆非的
是,假记者竟是下岗工人和农民,文化程度均为初中水平,其中一人在警方询问笔录上签字时,竟然不会写“材料”两个字。而就是这样一伙文化水平低的社会闲散人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以“记者”身份敲诈、诈骗钱财近30万元。
去年8月2日,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某林场场长张某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此人自称是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的记者李怀祥,说有人举报该林场有毁林开荒的行为并有证据,要对其进行曝光,并以“把问题说清”为由约见张场长。接完电话后,张场长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近几年国家实施环保工程,毁林开荒根本是无中生有。张场长将此事向林业局领导作了汇报,局领导觉得事有蹊跷,建议张场长先稳住“记者”,随即向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报警。
当日下午,“记者”开着一辆赫然立着“新闻采访”牌子的车来到了通北林业局,为首的即是自称《市场报》记者、《中国扶贫与就业》杂志驻黑龙江省工作站站长李怀祥,另外的分别为自称《中国报道》驻黑龙江记者站副站长闫法让和《中国扶贫与就业》杂志驻黑龙江省工作站记者刘国锋、梁瑞坤。
李怀祥对张场长说:“对该场毁林开荒的事,几家媒体要进行联合报道,还要上报‘国家森林局’。”女“记者”梁瑞坤还拿出一些照片,说:“这就是证据,如果给你曝光,你就得被枪毙。”然后又说:“这事我们可以给你摆平,不过得看你的态度,你明白吗?”张场长当然明白,所谓的“态度”无非就是要钱。而这些“记者”,言谈举止粗俗,不谈采访调查却重点强调“态度”,更让他怀疑这些人是假记者。在随后的交谈中,“记者”向张场长索要10万元来“摆平”此事。
干警随即赶来,将几人带到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进行询问。他们发现在假记者出示的记者证上有涂抹痕迹,并且在网上调不出真实身份。对其提供的哈尔滨办公电话进行核实时,对方在得知警方身份后说:“这4人的确是他们记者站的记者。”随后挂断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进一步的鉴定核实后,警方认定了所持证件系伪造。
在审讯过程中,假记者仍在尽情表演、狡辩,可在大量证据面前,他们不得不低下头。自2006年以来,该团伙假冒记者进行诈骗、敲诈勒索的数件案件渐渐浮出了水面。警方又先后将刘洪友、于友章等其余数名涉案团伙成员一一抓获。
李怀祥发现,假冒记者这个“无冕之王”的身份是诈骗钱财的好办法。于是他打着《中国扶贫与就业》杂志驻黑龙江省工作站的名义,先后网罗了闫法让等10名无业人员,从制售假证人员手中买来假记者证、假工作证,大肆进行诈骗活动。
“平事”、“曝光”是以李怀祥为首的假记者在实施犯罪时的口头禅。以这两种理由和手段,假记者们招摇撞骗得手近30万元。从2006年5月开始,该团伙先后以“超量采伐”、“新闻曝光”为威胁,敲诈勒索某林场10万元;以帮助下岗职工于友章“平事”,并许诺给其“特约记者”身份为由,骗取6万元;以加入“理事会”可以给弘扬政绩为由,骗取某林场管理局“理事费”6万元,某农场“理事费”4万元;以给农民王某、姜某要回承包田为由,骗得二人8000元。
作为团伙的头目,李怀祥居然连同伙也骗。他先后以办理记者证、工作证为由,骗取团伙其他成员每人3000元到5000元不等,而某些涉案同伙一直到被警方拘留才知道李怀祥的假记者站长身份。
还有许多诈骗钱财未遂的事实,在行骗期间,李怀祥等人居然曾与某市领导、宣传部领导同餐共饮,研究“问题”。
为了有模有样,骗来的赃款,李怀祥等除挥霍吃喝等,还在哈尔滨市租了一间办公室和买了一辆所谓的“新闻采访车”,给犯罪活动提供了据点和方便。
为什么以李怀祥为首的假记者实施诈骗的对象均为黑龙江省的地方林业局、农场等单位和个人?原因在于这些地方都处在边远偏僻地带,与新闻单位接触较少,不了解新闻媒体的作用和记者这个职业的责任,而某些官员和单位又有些自身的腐败和工作失误。正是这种“怕曝光”心理导致其失去了辨别能力,结果导致犯罪分子诈骗、敲诈屡屡得手。
目前,公安机关已以涉嫌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将李怀祥等人移送检察院起诉。
责任编辑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