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大城市交通框架基本形成
本报讯 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2006年,全市交通系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海陆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均取得重大突破,
青岛大城市交通框架基本形成。
公路建设
去年全市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亿元。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青岛市公路网规划》通过评审。即平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路基工程基本拉通。青莱高速公路土石方及下部基础工程基本完成;威乌高速公路青岛段路基桥梁工程完成90%以上工程量,路面施工全面展开;荣乌高速青岛段路基及下部基础工程完成75%,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滨海公路北段于2006年12月1日建成通车,南段不涉及土地的工程已经展开。胶州湾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顺利完成。
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91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4.5公里,一级公路935.4公里,二级公路2104.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0.6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等级公路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遍布城乡的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
港口建设
《青岛港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交通部、省政府联合审查。港口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青岛港招商局10万吨级集装箱1号泊位已投产运营,10万吨级集装箱2号泊位主体完工。青岛丽星液体化工码头2个泊位竣工并投产试运行。前湾港区南岸码头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青岛港集团四期集装箱码头、青岛港迪拜环球码头项目申请报告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青岛港液体化工码头二期工程8万吨级码头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董家口港区鲁能通用码头初步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青岛港外航道扩建、黄岛油港区航道整治等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7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6个,拥有2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1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3个。青岛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列全国第五位;外贸吞吐量1.7亿吨,列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约770万标箱,列全国第三位,占全省的90%。
空港建设
国际航站楼主体结构工程完工,装修工程全面展开,飞行区开始改扩建,跑道“盖被”和助航灯光改造全面结束并达到4E标准;货运站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安检大楼及宾馆等工程积极推进;生活服务区概念性规划已完成并进入招商阶段;空港物流发展规划评审工作完成,美国普洛斯物流、中远物流进驻落户;飞机维修区拆迁工作全部完成,维修项目落户条件已经具备。
2006年,青岛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680余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万余吨,在全国145个机场中分列第12位和第14位,保持全省第一大空港地位。
铁路建设
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完工并投入运营,已满足开行时速200公里列车的需求。青岛客站改造工程封闭施工,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四方、沧口过渡站投入运营,并实现平稳过渡。青岛新客站最终选址、站位方案已经确定。铁路机场段西移取直工程取得新突破,铁道部已同意拆迁现有的铁路机场段,并调整胶济四线工程设计方案,现正商请推进可行性研究工作。董家口港区铁路建设获铁道部同意,工程建设投资已达成共识。扩大胶州客运北站建设规模得到铁道部支持,中铁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启动在即,铁道部同意将其列为全国先期启动的中心站之一。轨道交通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市政府,待研究同意后上报国家审批。
2006年,青岛铁路完成客运量689万人次、货运量24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8%和2.8%。
公交停车场建设
2006年,市政府要求由交通委牵头负责,2008年底前彻底解决公交车占路停车问题。交通委高度重视,系统研究,精心组织,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市民反映最为突出的团岛公交停车占路问题。汽车东站、宁德路、河马石、海洋娱乐城等临时公交停车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隆德路公交停车场开工建设。
2006年,全市新建成公交停车位650个。随着已建成停车场使用管理力度的加大,公交停车占路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本报记者 戚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