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在一家饭店内看到,饭菜都吃得比较干净
青岛大学一名老师昨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抠门”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在市民中悄然流行
请人吃饭,四菜一汤,吃不完打包带走;如无急事,不开私家车;打扫家中卫生,自己动手;健身锻炼,只去公共开放的山头公园和绿地……昨天,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春民老师在向记者讲述自己“抠门”的生活方式时,脸上没有尴尬,而是一种满足和自豪的微笑,“我们从小就受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教育,我认为节俭的生活态度能给人安逸、洒脱的生活。”王老师说。
以前
一半收入花在吃饭穿衣
“我以前并不是一个崇尚节俭的人。”王老师对记者说,以前,她曾在青岛一家著名企业工作,也许是环境的关系,她的日常消费很高。“我身边同事出手都很大方,花两三千元买件衣服根本不当回事。大家经常聚餐,点上一桌子菜,没有吃多少就扔掉,现在想来真是可惜。”王老师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没有节俭意识,每月四千多元的收入中,约有一半都花费到了添置服装、应酬吃饭了。后来,由于工作变动,王老师到大学工作,她的消费观悄悄发生了改变。
现在
请人吃饭四菜一汤
乍进校园时,王老师发现校园里的老师们似乎不知道什么叫做“排场”。“就拿健身来说吧,以前我喜欢到健身房去锻炼,但到了大学后,发现身边许多人都喜欢爬山、到海边散步,这种健身方式既节俭,而且又贴近自然,颐养身心,是个省钱又舒心的好方式。”
王老师告诉记者,如今她请人吃饭,坚持四菜一汤,吃完再加菜,吃不完打包带走,决不浪费;家中打扫卫生,自己和先生一起上阵,不花钱请外人帮忙;东西不买贵的,只买实用的。“也许这就是别人所说的‘抠门’吧,但这让我感觉活得很真实。”王老师笑着说。
心愿
省下钱去帮助别人
王老师也是有车一族,但她认为车仅是代步的工具,而不是炫耀的“资本”,“我只是在遇到急事时才用车,下班回家时,我也尽量带着顺路的同事一起回家,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节省。”
王老师说,自己是教师,丈夫是“高管”,两人的收入加在一起不低,他们之所以节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和丈夫都来自农村,我们将每月节省下来的开支用来给弟弟妹妹们交学费,帮他们成家立业。”王老师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们还准备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揭秘
“抠门”是为教育孩子
记者提到流行于许多城市的“酷抠族”,王老师说,其实在她的身边,有许多朋友属于“酷抠族”,“我们在一起经常讨论哪家商场有降价商品,哪家饭店正在搞优惠活动等等。”王老师说,她的朋友收入不菲,但大家崇尚节俭、简单的生活理念,并没有感觉到“抠门”是丢人的事情,他们这样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身体力行地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孩子,告诉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徐 勇 王建亮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