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9日,安徽六安王陵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对主墓室棺椁正式开启。
1月19日,工作人员展示发现的西汉时期的稻子。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双墩大墓主棺出土陪葬兵器
在主棺夹层发现兵器我省尚属首次,内层石椁有望今日开启
本报讯
1月19日,六安双墩一号汉墓主棺如期开启。令在场所有专家始料未及的是,13块主棺木椁下,居然安放着一组戈和戟,这让一直未出土陪葬兵器的双墩汉墓获得了新的惊喜。
昨日上午9时40分,伴随着吊车的轰鸣,几名考古人员先用木片将木椁盖板分离,然后用绳子拴住盖板两端,随后将绳子挂上吊车。
与其他木椁不同的是,主棺的木椁盖板上还有一层漆,并且每块盖板上都标有数字,盖板按照数字的顺序榫卯,密合性相当强。在盖板之间的缝隙中还有完好无损的谷物,如小米、稻子等。
随着盖顶木椁一根根被吊走,考古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第一层木椁下竟然藏有文物。有的文物有着很长的柄,有的泛着鲜艳的红色。昨日上午10时40分许,一名考古工作人员汇报说,已发现了一组弓、剑、戈、戟等兵器,这些兵器既有铁制的也有铜制的。这是双墩一号汉墓迄今为止第一次发掘出兵器。
由于保存较为完好,汪景辉领队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停止起吊,对其进行紧急保护,并拿来了准备好的海绵片等材料覆盖在刚刚面世的戈、戟等文物上。
在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主棺夹层发现兵器在我省还是首次。如果进展顺利,内层的石椁将于今天开启。 (本报记者 窦祖军 安雨 王俊/摄影报道)
“六安王”武功了得?
陪葬兵器为什么出现在如此特殊的位置?兵器的出土是否说明六安王会武功?专家们对此目前也很难下定论。
专家介绍,整齐排列在木椁与石椁夹层里的兵器主要有弓箭、弩机、戟、剑、戈、盾等几种,既有铁器又有青铜器,最长的有两米,最短的也有八九十厘米,共有几十件。其中一种尚未确定身份的兵器上还绘有朱红色的彩绘,十分精美。
在外藏室的发掘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兵器。因此有专家解释,这可能是跟汉武帝时期的诸侯王政策有关,那时候“崇文不崇武”。
如今,两层棺椁之间发现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兵器,对于考古专家而言,显然又是一个新的课题。昨天的考古现场,也有专家据此推测,刘庆是个有一定武术功底的诸侯王。其生前虽然没有兵权,但是由于喜爱习武,所以死后也带了一些兵器同归地下。
至于在棺椁夹层放置兵器,这在目前所知的墓葬尤其是“黄肠题凑”墓葬里还十分罕见,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由于这些兵器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墓主的男性身份,也就进一步确认了这是“六安王”而不是王后的墓葬。
皖西学院姚治中教授则认为,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铁器了,到了西汉时期,铁器已经比较广泛,在制作兵器上与青铜器并重,所以才出现了铁制兵器与青铜兵器同在的场面。用兵器陪葬在战国时就已经很流行,那时大夫一级就可以用兵器殉葬,所以刘庆墓重出现兵器并不反常。
本报记者 王俊 安雨 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