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化名)的病历。护士介绍说,钢板已经植入体内,还需要进一步的修养、治疗。(青岛新闻网 王国强 摄)
空荡荡的病床。(青岛新闻网 王国强 摄)
青岛新闻网讯
来青岛打工的农民工孙晓(化名)在施工过程中遭遇意外断了腿。工头将其送到青岛市中心医院后,只交纳了1000元押金就消失了。鉴于情况危急,医院开启了“绿色通道”,为孙晓垫付1万元做了钢板植入手术。然而手术后刚过了一天,无力承担医药费的孙晓也消失了。由于术后需要连续数天注射抗生素,还要在适当的时间取出钢板,孙晓的安危牵动着医院大夫的心。而孙晓的出走当中,夹杂着包工头的不负责任,夹杂着农民工无力承担医药费的现实,夹杂着医院爱心垫款却无法收回的尴尬。
农民工工伤断腿 包工头溜之大吉
12月28日,来青岛务工的农民工孙晓在施工过程中砸断了腿,被包工头紧急送到了位于四方区的青岛市中心医院。经医生诊断,孙晓属于开放型骨折。鉴于病情严重,医院决定对孙晓进行钢板植入接骨手术。由于有多名工友陪同,包工头拿出一千元钱为孙晓交纳了住院押金。当晚,孙晓接受了手术。第二日,医院告知手术费用大约1万元。就在此时,人们发现包工头不见了。
采访中中心医院骨科病房的一位患者对记者说:“我记得当时送这个小伙子来的时候,有个包工头交了押金,但后来一听说要花一万块钱,这人就没影了。小伙子当时就傻眼了。”
就在医院也在焦急地帮助孙晓寻找包工头并联系患者家属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护士在第三天查房的时候发现,孙晓不见了。中心医院骨科病房护士赵小姐对记者说:“当时看到病房空了,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患者怕承担医药费,不辞而别。”
据骨科病房医护人员介绍,由于这位患者是术后初期,需要连续几日注射抗生素,此外植入患者体内的钢板必须在适当时候取出,所以患者的不辞而别十分危险。
农民工“不辞而别”引发争议
孙晓的不辞而别,在骨科病房的患者当中引起了一场争论。目睹了孙晓进出医院前后的病友们,既有同情孙晓悲惨处境认为其出走情有可原的,也有觉得其辜负了医院的一片爱心,会背上不诚信的骂名。
病友刘先生说:“这个小伙子非常可怜,给别人打工受了伤,结果一听上万的医药费,包工头转头就跑了。他出走真是迫不得已,一年才能挣几个钱啊,让他去哪弄这一万块钱的医药费啊。”而与孙晓隔壁病房同样是农民工的李某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医院好心垫付了手术费,救了你一条命,说什么也不能逃走。再说社会上有这么些好心人,一定会给你讨回公道的。”
据中心医院住院部一位护士讲,这已经不知道是该院出现的第几次患者未缴纳医药费出走了,据她所知就多次出现了“丢病人”的情况,而这些病人的医药费着实让医院尴尬不已。
农民工工伤赔付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在记者离开医院前,医护人员希望通过媒体告诉这位患者,一定要继续进行治疗,病情千万耽误不得。不管他是回到中心医院也好,还是回到老家到别的医院治疗也好,他尽早恢复健康,是医生和护士们最大的心愿。
佳节临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起农民工“病房逃跑事件”让人心酸不已。以往年终岁末提到农民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讨薪难”,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严格制度保障之下,农民工讨薪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然而农民工兄弟需要我们关怀的地方还远不止这些,“工伤索赔难”的事例就时常触动着我们的神经。
前一段时间见诸媒体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对一些用工单位,必须在开工前将合同约定工程款的4—5%作为代企业缴纳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存入保证金账户”,该做法让人叫好不已。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出现“农民工工伤保证金制度”,让“农民工从病房逃跑”的尴尬一幕不再重演。(青岛新闻网记者
庞为 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