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唐朝由盛转衰与季风有关?
上周四,德国科学家豪格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的新线索可以证实:冬季少雨、气候干旱
导致唐朝后期兵荒马乱,并最终走向了衰败。
德国科学家的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否可靠,遭到中国专家的强烈质疑。
并非最新话题
气候影响历史并非老外原创
尽管对德国学者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这篇论文表示尊重,“这是一个挺好的文章。”但是英国广播公司1月3日的报道称,豪格的研究属于“一项最新研究”的说法,却让一些中国学者感到有些不解。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蓝勇表示:“气候对于时代变迁的影响,这个课题众多中国学者很早就在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方修琦说:“一个德国人发的文章,仅仅因为提到了中国唐朝,就引起这么大的动静,有点奇怪!”
国内类似论文发表已经六年
蓝勇对这个问题就早有涉猎。2001年,他的论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发表在当年第一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上。论文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导致唐朝走向衰亡的“安史之乱”和唐中末期突然剧变的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德国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并没有超越或者突破我们此前的研究成果。”而从时间上,蓝勇的论文也比豪格提早了6年。
实际上,整体而言,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成果都令世界瞩目。历史学家葛剑雄曾经撰文称,“人类用现代科学仪器和方法观测气候并留下完整的资料,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过几十年、百余年,而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的气候记录却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
并非无懈可击
分析沉积岩芯未必有效可靠
豪格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提取广东湖光岩玛珥湖的自然沉积岩样品,分析其中有1.6万年之久的沉积岩芯的磁性和钛含量,追溯当时冬季季风的强弱情况。
研究人员据此发现,最后一次冬季季风过强出现在公元700年至900年,这正是中国唐朝统治走向衰亡的时期。
而蓝勇认为:“采取钻孔取岩芯的办法适合时代较早的时期,但是能不能反映近1000年的气候变化,可信度值得怀疑。”
研究华南季风不能代表全国
“唐代气候的真正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中纬度地区和黄河流域,还影响到长江流域,但是长江以南,尤其是珠江流域,当时的气候变化并不大。”所以,蓝勇教授认为德国专家选取南端雷州半岛的气候变化做研究切入点,“意义不大”。
方修琦教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玛珥湖的沉积岩很具代表性,可以找到唐中期或者唐后期对应的岩层,这个不会有大错。但是,根据沉积岩再提取的指标,“这个数据曲线,也只是能够反映干湿和冷暖变化及季风的强弱等情况,并不足以对当时的气候变化有所反映。”
“比如华南发生暴雨洪灾,并不等于整个中国遍地洪灾。华南和北方在空间上是不等同的。”他举例说。“我相信德国科学家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去推导。一个地方降水少,可能和季风有关,但是能否推导到更大范围,其中还包含很多复杂环节。如果简单用一个指标从甲推导至乙,这种方法是非常危险的。”
方修琦强调说:“通过提取沉积岩的指标来说明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世界上还都没有解决!所以我相信德国人还没有更进一步和特别具有突破性的证据。”
并非板上钉钉
气候决定历史理论尚存争议
专家都认为,用气候来研究历史变迁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引起土地资源的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人口因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被动或主动改变自己的分布,正是这种分布的变化才引出社会、经济的诸多变化,甚至动荡。”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何顺果说。
在竺可桢先生发表于1972年的著名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曾经有过一个1700年来世界温度波动趋势图。后来经过修订之后,人们发现多数朝代的变迁都对应着一个温度的冷变。
但是这个有趣现象背后的机制性的内容,有些并没有研究透彻。“比如,南北朝冷期,是南北分裂的,但是到了清入关统一中国的时候,仍然也是一个冷期。同是冷期,却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形态。”方修琦说。
追踪报道
记者致信豪格尚未得到答复
1月5日,记者将中国专家的疑问给豪格发去电子邮件,截至发稿时,还没有得到他的答复。
另据报道,豪格研究小组的另一名成员拉里·彼得森对于该研究成果也持谨慎态度。他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观点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因为从沉积岩芯样本来判断当时的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文/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