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半岛网闻 > 正文  
 
海信收购科龙海底隧道动工 06年末经济事件回顾

青岛新闻网  2007-01-08 10:05:08 青岛日报

 

    2006第四季度 10大经济事件

  编者按:

  2006已经成为了一个背影。

  这个正渐行渐远的背影是厚重的,它值得人们一再回望。这种感觉,在我们盘点给2006画上句号的第四季度的经济事件时,格外强烈。

  四季度是全年的“收官”时刻,许多经济事件也正是在这一时段告一段落:在经历了长达17个月的延宕之后,海信并购科龙,最终完成股权过户;青岛上市公司的股改历程则几乎同样的漫长,在青岛啤酒12月20日复牌之后,股改才宣告落幕;黄岛电厂五号机组的投运,则让青岛持续多看的拉闸限电彻底终结……

  但就像时间无法人为地停止一样,经济的进程也不会因为年轮的流转而被打断。回望逝去的2006,盘点四季度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经济事件,除了和精彩的2006作别之外,我们其实更期待它们在2007演绎出的全新故事。

  世界银行公布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估报告,青岛位列“金牌城市”

  11月11日,在杭州开幕的第四届中国投资环境论坛上,世界银行中国及蒙古局局长杜大伟发布了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

  世界银行与国家信息中心针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00家企业展开调查,根据各个城市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政府效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城市竞争力排名。这份名为《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的报告认为,杭州、青岛、绍兴、苏州、厦门和烟台名列世界银行评选出的“金牌城市”之列,另有北京、大连、东莞、佛山、福州、广州、江门、宁波、上海、深圳、天津、威海和珠海13个城市被选为中国投资环境的“银牌城市”。

  点评: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投资评价机构,世行“颁发”的这枚投资环境“金牌”,无疑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这份出于专家严格考量、出于世行严格数据的评估报告,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是青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明证,也是青岛致力打造优良投资发展环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鲜明体现。

  11月26日,海尔—鲁巴经济园区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正式举行了揭牌仪式。

  海尔—鲁巴经济园区,是以现有的海尔巴基斯坦工业园为基础建成的全新经济园区,规划面积为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5亿美元,包括大家电、小家电、配套产业、原材料、成品物流、生活区等六大区域。预计在2010年实现产销量1300余万台家电产品,可实现销售额约10亿美元,出口约1亿美元。同时,整个园区的发展规划,还预留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对带动其他企业进入园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该经济园区每年可以为当地创造约5000万美元税收,可为当地创造6400个当地的就业机会。

  点评:海尔正成为中国企业在南亚区域投资拓展的领军企业。海尔这一海外园区的正式建成,既是中巴之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象征,也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继续加速推进的标志。

  海尔在南亚市场上一系列的本土化战略,是其能够迅速进入当地市场并成功站稳脚跟的原因。正是这种扎扎实实的本土化品牌战略,正是海尔“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决定了海尔在南亚市场的成功,也决定了海尔在国际市场上日益上升的企业业绩。

  12月20日,青岛啤酒A股股票正式复牌,这标志着我市去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画上圆满的句号。

  自2005年4月国家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市共有澳柯玛、青岛双星、红星发展、海信电器、青岛碱业、青岛啤酒、青岛海尔、黄海股份8家上市公司列入股权分置改革名单,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依次进入股改程序,并各自顺利完成。

  点评:股权分置是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一大顽症。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种深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严重影响股市健康发展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的自身发展其实也同样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使得我们最初渴望依托股市规范国有企业管理,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良好初衷,在实际的进程中一再落空。

  股改的完成,无疑是对这一制度性障碍的有力排除,它意味着在经过一个轮回之后,我们终于重新认清了我们的目标,并找到了达成目标的路径。

  海信空调受让广东格林柯尔所持科龙公司26.43%法人股份的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于12月14日办理完毕。这意味着,收购已经尘埃落定,不再有任何悬念。

  海信收购科龙,可谓好事多磨。从去年7月收购达成意向,到今年4月24日科龙电器发布公告,正式宣布海信方面将以6.8亿元的最终收购价,完成对格林柯尔所持有的全部科龙股份的收购,再到12月14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收购,前后历经一年多的时间。

  点评:这是一次时间长度超过了所有人预期的漫长并购。周厚健甚至戏言,要是早知道需要这么长时间,海信当初就不干了。

  现在,股权过户终于正式完成了。接下来的整合需要多少时间,则是人们更为关注的焦点。海信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疗伤”,恢复元气,强健其体魄,发展科龙,壮大科龙。但是,对于多品牌运作难觅成功先例的中国家电业而言,人们相信,海信需要赛跑的不仅仅是时间。

  12月27日,胶州湾隧道项目在薛家岛正式开工。

  胶州湾隧道项目于今年1月18日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核准。隧道南接黄岛区的薛家岛,北连青岛主城区的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湾口最大水深40米。隧道全长约7800米,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采用钻爆法施工。项目总投资31.8亿元,施工期约为3至4年。这是继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后,我国开工建设的第二条海底隧道。

  点评:胶州湾隧道是连接我市主城区与西海岸的重要通道,是我市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是青岛百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优化我市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2月21日,我市与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公司之一的西班牙贝菲萨公司合作建设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奠基。据悉,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

  该项目将采用世界上成熟可靠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每天从20万吨海水中提取10万吨淡水。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提取淡水3万吨,总投资5亿多元。该项目计划2008年竣工通水,主要为胶州湾东岸部分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工业用水,同时考虑适当时候并入市政管网中,供市民家庭使用。

  点评:青岛的海水淡化,在全国一直是“领跑者”。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青岛在全国率先颁行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多效工艺海水淡化工程。目前青岛已建成海水(苦咸水)淡化工程规模每天1万吨左右。

  根据规划,到2010年青岛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每天20万吨。而“青岛百发”的建设,无疑是这座城市向着这一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11月,黄海橡胶集团根据我市的城市整体规划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实施整体搬迁。从原厂区整体搬迁至位于棘洪滩的橡胶工业园。

  整体搬迁工作完成后,黄海橡胶集团将集中到棘洪滩占地2000亩的橡胶工业园进行发展。搬迁后,该集团将对现有生产装备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改造和升级,力争用1至两年的时间,在工业园区形成全钢轮胎150万套、半钢轮胎50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初步建成较大规模的轮胎生产基地。同时,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该集团还将投入约9亿元在工业园区新上15万套全钢工程子午胎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70亿元。

  点评: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事件,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实施整体搬迁,并非仅仅是在空间上实现简单的位移,而是其调整发展战略中关乎全局、意蕴深长的一个重要节点。

  黄海橡胶集团将利用整体搬迁,实现对现有生产装备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改造和升级,借此大幅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驶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才是这一搬迁的全部内涵。人们期待,一个脱胎换骨的黄海橡胶集团,能在这次重要的迁移后跃然而出。

  11月14日,由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黄岛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5号机组举行投产庆典仪式。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首台660兆瓦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5号机组利用淡化海水发电,利用海水脱硫,灰渣实现零排放,在国内同类机组中显现出高效、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5号机组的成功投产,充分体现出黄岛发电厂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成果,表明该厂成功实现了“废弃物的最大化循环利用”和“机组节能高效”两大目标。

  点评:黄岛发电厂5号机组的投产,青岛发电装机容量一举达到2650兆瓦。这一数字,加上山东电网每年向青岛输送的超过1000兆瓦的电力,供电部门投入数十亿元打造出的高效电网,意味着我市在未来几年将不会面临缺电之忧。

  用电无忧的青岛,前行的步伐无疑会更为轻颖、更为快捷。

  11月18日6时,青岛港全港吞吐量胜利突破两亿吨。这是自2001年青岛港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后,全港吞吐量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从1892年建港到2001年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青岛港用了109年的时间,而实现第二个亿吨的突破只用了5年的时间。按照航运界码头建设的发展规律,建一个亿吨大港起码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投资上百亿元,青岛港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在没有新码头投入的情况下,吞吐量突破两亿吨,相当于节约了上百亿元的资金。

  点评:青岛港的豪迈跨越令人惊叹。在这历史性时刻的背后,在吞吐量高歌猛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同样令人惊叹的下行曲线——5年时间内,青岛港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了21.1%,其中占港口能源消耗55%以上的电力能源单耗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正是这一增一降,向人们道出了青岛港跨越的秘密。

  12月15日,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该公司的成功上市,为今年青岛资本市场实现突破性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青岛金王是今年我市第三家在境内外上市的民营企业。今年10月,我市康大食品、青岛软控两家民营企业先后在新加坡和深圳股票交易市场上市。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上市公司16家,发行股票17只,累计融资突破130亿元。

  点评:民营经济的相对羸弱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块“心病”。而3家民营企业的先后上市,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可喜的变化。

  它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吗?一个民营企业茁壮成长的全新图景,会随着这3家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突破来迅速到来吗?我们希望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我们清楚,道路是艰难甚至崎岖的。(本报记者)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经济房昨摇号 1297户家庭有新房 摇号现场视频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新托福(New Toefl iBT)寒假招生
· 阳光百货“春蕾行动”网上拍卖
· 85901717《尚可美食热线》已开通
· 十月成才 高薪就业
· 揭开人类衰老之谜 北京人争喝神源
·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参加DV秀奖励大学学费
· 岛城最大的外语培训基地—赛思
· 联通双网双待手机新鲜上市
· 沃尔得英语春节之前免费学
· 威海新外滩 火热招商
· 中国地产年度总评海纳咨询载誉而归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