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将讨论共同研究的宗旨、工作程序,确定今后将要共同研究的专题。 中新社发 李静 摄
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表示:中日历史学家将在北京进行历史问题研究交流会议,该会议将加深关于中日历史问题的客观认知,其中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是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与推翻的。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中新网12月27日电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6日下午四点在北京开幕,双方各十名专家在和中日媒体记者见面后,即闭门会谈,会谈内容将不会公开,专家们强调,此次共同研究学术第一。
香港《大公报》报道指出,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双方将讨论共同研究的宗旨、工作程序,确定共同研究的专题。两国学者将对中日二千多年的交往史,对近代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共同研究。
步平吁国人勿搀杂感情因素
记者了解到,昨天下午后半程的会议和今天一天的会议之所以不对外开放,就是为给专家们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让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敞开了谈,不用担心自己的发言被媒体误读,遭到民众的谴责和讨伐。
相关人士称,虽然这是个学术讨论,但是,双方专家肩上的担子并不轻,因为研究中日历史问题不可避免要考虑到政治和国民感情的因素。
会议开幕前,中方主席、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接受采访时就曾经表示:“专家和国人的关注角度可能会不一样,希望国人在中日共同历史问题上不要搀杂太多的感情因素,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条件。”
至于外界期待早日达成共识也恐非易事,毕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受到伤害的程度很深、很广,中日积怨颇深,远非一次会谈可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在许多问题上双方分歧很大。
日方承认“南京大屠杀”存在
如在中国人最关注的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同胞被杀害的问题上,日方就认为,“其实在日本只有一小撮人不愿承认这段历史,并非全部。大多数人都知道那是个悲剧,只是在受害程度以及规模上日本有着不同的看法。”
根据两国的规划,两国学者将在两国纪念中日签署《友好条约》三十周年的二○○八年写出一份报告书。
至于国人最关注的中日是否会在报告中就共同历史达成一致看法,知情人士告诉大公报记者,分析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发现,似乎不太可能,在许多问题上,两国的学者各有看法。
研究报告或大部分各说各话
“最有可能的形式是,最终可能形成一本纪录双方各自的主张和立场的报告书,而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双方各自寻找证据,不断去掉第一份报告上的分歧,最终根据铁的证据形成一部各自都认可的共同历史报告。”知情人士说。
虽然,届时提交的报告可能有很大部分会是双方各说各的,但另有专家表示:“就算是这样,也值得庆贺,至少两国人民可以在这份报告中看到事实的真相。”
中日两国分别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研究工作,分别成立由十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设置“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小组,由中日双方轮流主办研讨会。(杨清林)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