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一个猛子扎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考试复考试,考试何其多。我生待考试,万事成蹉跎。”连日来,省城市民朱先生常常听到邻居的孩子和小朋友们在玩耍的时候吟唱这些自编的童谣。仔细一听,发现这些都是从一些非常熟悉的唐诗改编的。朱先生
很纳闷:孩子们咋吟唱这种童谣呢?
调查:校园内常听到“另类童谣”
近日,记者首先来到合肥市区某小学,当询问学生能否吟唱一些童谣时,没有想到一些孩子竟脱口而出,什么“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带钱。”“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你是老鼠我是猫,你是书本我是书包。今晚饭钱你来掏”等等。
记者在一间高年级教室调查发现,这个班级有70多个同学,竟然有一半以上会吟唱这些“另类童谣”。班主任告诉记者,她早就发现同学之间在传唱这种童谣了,且大多是在课余时间悄悄传唱,人数较多。
家长:“另类童谣”影响孩子成长
童谣,可以说是最初的人生理念的吟诵,好的童谣能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另类童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唐诗宋词或流行歌曲“改编”的。涉及的唐诗宋词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数十首,仅仅《春晓》就有好几个版本,什么“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飞毛腿,不知死多少。”“春天不洗澡,到处蚊子咬,咬了一个包,痛得不得了”等等。
面对这些“另类童谣”,许多家长感到担忧。他们说,孩子目前正处于对社会的认知阶段,“另类童谣”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不加以引导,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老师:对“另类童谣”要宽容些
一些孩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这些“另类童谣”“很好玩,很搞笑,很时髦”。
“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童谣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健康、幽默、通俗、上口的童谣作品,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健康成长的好伙伴,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过去朗朗上口的童谣容颜已老,而现在适合孩子们唱的童谣却非常少。
面对校园弥漫着的“另类童谣”,不少老师的看法则比较宽容。一位老师认为,这些童谣含有很多流行的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属于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有老师则认为,目前学校的课余生活不够丰富,学生学习负担很重,这些童谣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心情。
专家:不能全怪孩子们
省教育学院教育学专家黄石卫教授和吴秋芬副教授认为,“另类童谣”流行校园,不能全怪孩子们。
专家认为:首先,童谣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而优秀的童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好的儿歌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和道德观念,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但是由于优秀童谣稀缺,才导致孩子们自编的“另类童谣”乘虚而入。其次,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而童谣是他们心理发泄的最好方式。
专家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另类童谣”,眼下已是网络时代,这种童谣本身对孩子的成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再吟诵了。作为家长和老师,则应正确对待,可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作为学校,也应对孩子自编自唱童谣这一现象予以适当引导,鼓励孩子们多创作一些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和内容积极向上的歌谣。本报记者安雨
文/图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