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四百多个
带动近十二万农户参与,增收十八亿多元
本报青岛12月18日电 记者夏珺、宋学春报道:“前几年,我们都不会种地了,种粮不挣钱,种菜卖不了;现在有了协会,教我们种、帮我们卖,卖的价钱还高,我们种菜既省心又放心还实惠。”谈起专业合作组织,青岛农民赞不绝口。目前,青岛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有404个,拥有管理人员1430人,发展个人成员5.86万人(户),带动11.8万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占农村总户数的7.6%,年带动农民增收18.67亿元。
据青岛市长助理、农委主任迟华东介绍,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来抓,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等文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农民自愿”的思路,青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5年,青岛市政府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品牌,促进农产品加工、整理、储存、保鲜,提高专业合作组织为会员服务的能力。今年,青岛继续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对4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扶持。
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过程中,青岛注重培育和扶持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积极作用。平度市郭庄镇前吕家村农民吕文顺牵头组织了绿色蛋鸡协会,2003年成立时会员51户。他说:“在采购鸡苗、饲料、防疫和销售方面,大伙看到了协会的好处,纷纷要求加入。现在,协会成员已发展到150户,年养殖规模200万只鸡,产蛋3600万公斤。”目前,青岛已有国家级试点示范专业合作组织8个,市级试点示范专业合作组织30家。
《人民日报》 (2006-12-19 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