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她好心收留了一对在即墨打工却生活困难的年轻小夫妻;5年来,她独自一人抚养着这对夫妻丢下的孩子。如今被父母遗弃的小男孩已经6岁了,陪在她身边的“妈妈”朱桂云
(化名)也已步入了“花甲”之年。每天在即墨小韩村的村口,人们都能看见这一老一少相互搀扶的身影。朱桂云说,她不想责备谁,现在只想把孩子的户口解决了,能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
天真的冬冬一刻也离不开“妈妈”了
5年了 她“被迫”当起弃儿的娘
即墨妇女救助的一对夫妻舍下孩子失踪 她以德报怨把孩子拉扯大
好心大姐初识打工小夫妻
昨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了即墨市小韩村,一下车就见到了早已等候在村口的母子俩。“妈妈,妈妈,我们可以回家了。”看着他们幸福的表情,我们难以想像母子俩毫无血缘关系。小男孩穿着“妈妈”给买的小棉衣,脚上小黑皮靴已跑跳得有些尘土。“他小名叫冬冬,因为他妈妈是在一个大雪天生的他,所以我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朱桂云告诉记者,2001年5月,在即墨小韩村开小卖部的她认识了从金乡县来打工的男青年王义平,因为经常在朱大姐的小卖部买烟、买酒,一来二去,两人就很熟了。看着王义平一人在即墨打工,朱桂云夫妻俩非常同情,经常请王义平到家里吃饭。“没过几天,小王就领着他媳妇到我家玩,一个劲地夸奖我们对他好。”朱桂云说,自那以后家里又多了一个“常客”。
好心借钱
小夫妻“得寸进尺”
关系越来越熟,王义平开始在朱桂云的店里赊货。“小王在附近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每次下班都会从我店里拿些方便面和烟酒,说等工地发钱了马上就还我。”每次朱桂云都同意了,不到一个月,王义平就在店里赊货2000多元。
朱桂云说,2001年的10月28日,王义平突然打电话给她,说他妻子在医院刚生完孩子,想先借1000元,“那天外面下着大雪,我没有多想,就带着钱到了医院,给他们交上了住院费。”朱桂云说,王义平的妻子出院后,就住在她家里坐月子。朱桂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给王义平媳妇买来各种营养品,调理身体。
朱桂云一直照顾了这对夫妻两个多月,朱桂云说,2001年12月2日,王义平刚从床上爬起来,就开口向她借300元钱,说要出去买点东西。朱桂云把钱借给王义平后,就去了店铺,等晚上回到家,发现王义平和他媳妇已离开了,只留下一个婴儿在床上熟睡,孩子身边放着一个奶瓶,两包奶粉。
由于孩子是下雪天出生的,所以朱桂云给他取名叫冬冬。朱桂云说,这期间她曾多方寻找孩子父母,可两个人就像从人间“蒸发”一样从此没了音讯。
为了孩子夫妻分居
冬冬父母“失踪”后,朱桂云就收留了他,她要亲自将孩子抚养长大。“家里人都反对,尤其是我丈夫,他不同意就这样给别人养着孩子,要我赶紧将孩子送走。”朱桂云说,为此他们夫妻俩经常吵架,自2001年12月至今,她和丈夫就一直分居,如今5年过去了,朱大姐的丈夫依然住在店铺里,每天夜晚朱大姐都独自一人照看着冬冬入睡。现在冬冬上了幼儿园,朱大姐又每天早起,用自行车送孩子上学。
看着冬冬一天天快乐长大,朱大姐非常高兴,然而村里人的不解让她困惑。“这是你的孩子吗?怎么这么小?”每当村里有人问起,朱大姐都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儿子的孩子,儿子在北京工作,所以孩子由我来带。”朱大姐说,冬冬在别人眼里是他的“孙子”,而冬冬每天却喊着朱桂云“妈妈”。“冬冬已经上幼儿园了,马上就该上小学了,可孩子的户口一直没有着落。”朱桂云说,冬冬现在还是“黑户”,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的户口能赶紧解决,让冬冬顺利进入小学校。
在采访结束时,朱桂云告诉记者,她希望有一天孩子的父母能回来,如果他们回来了,她不会责怪他们,也不会追究什么,她会把冬冬交给他们,因为她希望孩子有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希望他考上大学
记者:刚收养这个孩子时,你想过要将他送人吗?
朱桂云:没有,但我的女儿曾建议我将孩子送到福利院,我看孩子已经失去父母了,不想再让他无依无靠了。
记者:你恨孩子的亲生父母吗?
朱桂云:不恨,但我认为他们太不负责任,好好的孩子怎么就丢了呢?
记者:如果现在有人想领养冬冬,你会将他送走吗?
朱桂云:不会,我不会将冬冬送给任何人,除非是他的亲身父母,只要我活着,我就要好好照看这个孩子,就是要饭我也要把他拉扯大。
记者:你和冬冬眼下有什么困难吗?
朱桂云:冬冬马上要上小学了,可户口一直没解决,我害怕影响他上学。
记者:对冬冬有什么期望?
朱桂云:希望他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有学上,在学校里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