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正文  
 
专家建议放弃中国龙重塑国家形象 网友反映激烈

青岛新闻网  2006-12-04 14:35:45 北青网—法制晚报

 

  [提要] 日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考虑到‘龙’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招致别有用心的歪曲”,课题若完成,所塑造的中国新的形象,很有可能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消息
一出,立即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搜狐网上,新闻留言已达10296条,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

中国龙(资料图)

西方龙(资料图)

在西方,龙常被认为是凶恶的象征

  投票结果:截至12月4日13时45分,调查票数为50363,92.27%的投票者不同意改变中国“龙”标志;关于如果中国“龙”标志要改,你认为改什么合适的问题,凤凰以45.83%的票数居第一,熊猫、雄鸡居二三位。

  专家建议放弃中国龙重塑国家形象 多数网友反对

  本报讯 中国形象标志将来有可能不再是“龙”。据《新闻晨报》报道,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列入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性标志而被中外普遍认同,中国人也以“龙的传人”为自豪。然而,“龙”的英文是“Drag-on”,它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吴友富说,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认识有偏差,重塑国家形象品牌时,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国家新形象标志,很可能被有关部门采用。 (宋杰)

  今日追访 网上传出一片反对声

  龙有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的标志,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今晨8时,在某网站上,有关本新闻留言已达405条,其中,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

  一位在德国生活多年的网友表示:“我并没有感觉到德国人对于龙这个概念的误解。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象征,比如德国和俄罗斯的熊,美国的白头雕等等。我想,德国、俄罗斯并不会因为我们对熊的印象而改变他们的标志。”

  还有网友认为,中国的“龙”不应译成“Dragon”,问题不是中国龙本身,而是应给中国龙找一个更合适的英文名字。

  在反对声中,也有少数网友持支持态度:“我不喜欢把不存在的动物作为图腾,那代表着虚幻和没有未来。”文/记者杨章怀

责任编辑:林彦婷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北京规定:司机闯绿灯进入拥堵路口将罚款200元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玩游戏赢大奖 N72时尚手机等你拿
· 快乐2006系列活动--岁末汽车团购
· 总裁中国式管理班周六开课孙子商法
· 中等学历学生100%高薪就业
· 威海新外滩 火热招商
· 国际残疾人日书画“爱心拍卖会”
·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12.6开学
· 方太厨具大型团购火热报名中
· 文蒸嘉尔、金贝儿联合招生进行中
· 对外经贸大学MBA十班12.16开学
· 岛城最大的外语培训基地—赛思
· 85901717《尚可美食热线》将开通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