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的教辅市场
编辑发帖自揭教辅书出版黑幕 记者探访本地市场
很多家长和孩子,面对书店里名目繁多的教辅书,都不知该如何下手挑选。“精华”、“大全”、“名师
”、“名校”……这些诱惑人的字眼总能让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地掏了荷包。
可是最近,在某网站的论坛中,一篇题为《当一个负责任的教辅书编辑,我都快哭死了》的帖子,引起了众多出版社教辅书编辑的热烈回应,纷纷跟帖曝光劣质教辅书出版黑幕。
这位网名为“彼岸是金”的网民在《当一个负责任的教辅书编辑,我都快哭死了》的帖子里写道:“不负责任的老师呀,随便就把后面章节的内容复印后贴到前面章节,就算是修订过了。为什么老师们不可以负责一点呢?”
据“彼岸是金”透露,他们一周就要编写一本教辅书,简直就是高产作家。
“彼岸是金”最终选择了离职,但他也表达了对这个行业的忧虑:“我不做,还会有更多的人做。人们看重的只有能赚多少钱。”
如此多的“黑心”教辅书,究竟是如何被炮制出笼的呢?近日,记者对本地教辅书市场展开了调查。
黑心榜 挂名师名字就像搞加盟
很多家长帮孩子挑选教辅书的时候,总是特别看中编撰者和编撰机构的名气。但是,所谓的名师、名校,在圈内人看来,都是虚张声势。有人说,现在教辅图书的质量,就像电视里那些医院广告、保健品广告、增高广告,吹嘘都是一流的,越来越缺乏真正的东西了。
“那些教辅书上写着的名师,怎么可能自己编写呢?”浙江某所省一级重点中学的高三教师蒋明明(化名)很坦率地告诉记者。
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蒋明明曾参与了不少教辅书的编撰工作。他说,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教辅书,都会挂上顶尖名师的名字,“我编过的一本教辅书,编撰者中,挂在第一位的就是北师大附中一位非常有名的全国特级教师的名字,但你想想,挂他名字的书也太多了,他怎么可能都亲自编写呢?”
蒋明明告诉记者,名师的名字也不是能随便乱挂的。一般来说,做这部教辅书的出版社或图书公司和这些名师都会签订协议,名师只要同意挂名,就能收到一定的“挂名费”。“这和连锁店加盟没什么两样。”蒋明明说。
没有名师,找一些教育一线,中上水平的老师编写,还是一件幸事,毕竟他们最了解教育情况。
“最糟糕的是,有些书商根本就是随便找了几个人来编写,最后编撰者的名字全是杜撰出来的。”浙江一位做教辅书非常成功的民营书商马先生对记者直言。
黑心榜 一周编写一本教辅书
网友“彼岸是金”曝光说:“上午领导让一个同事换一本书的题,说只要全书换10道题左右就可以了,不然编校部门不愿意,出片的也不愿意。哈哈,就是读者没啥不愿意的。”
在教辅书市场上,内容的大同小异太普遍了。很多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这本做过的题,在那本里又出现了。
“第一次出,还会创作一些原创的题目,等到第二年,基本就不会再有什么新东西了,稍微地改头换面一下就行了。”蒋明明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笑言,在这一行,粘贴、拷贝的水平要很高。但凡市面上出现一本质量不错的教辅书,很多书商就会把它“拿来”,重新包装成自己的书。
“我一般一个晚上能完成5000字吧。”蒋明明说。据记者了解,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慢了。很多编撰老师,真就像是“彼岸是金”所说的“一周就要编写一本教辅书”的“高产作家”。
“编教辅书的稿费太低,一般一千字也就拿40元左右的稿费,按一本书15万字算,也只能拿到6000元钱。所以,很多老师就随便对付对付,不会花太多精力在这上头的。”蒋明明说。
省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认为——辨别正版劣质教辅书有点难
面对名目繁多的教辅书,读者购买时要辨别优劣,还真是难倒了学生和家长。
“现在的教辅书鱼龙混杂,很多书我们很难分辨出好坏,而且在书店也不可能仔细研究,只能随便翻翻,买的时候基本只能跟着感觉走,看看出版社、封面关键词介绍。”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一位家长看着面对众多教辅书,显得有些茫然。
一位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被冠以名地、名师、名校的教辅书,其实只是一些出版社的营销策略,“许多书傍着名牌、名师,实际上内容却未必真如标榜的那样。”
省新闻出版局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分辨正版教辅书的优劣,比判别盗版书更难。这位工作人员提醒家长和学生,“最好购买声誉比较好的出版社的教辅书,那些偏远地区的出版社的书,很有可能是不法书商通过购买书号的方式,制作的伪劣教辅书”。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要解决正版教辅书的粗制滥造问题,一方面是限制非专业出版社的教辅书的出版,少出或不出教辅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辅书建立定期抽查机制,发现问题应加大处罚力度。
纵深
劣质教辅为何能“长驱直入” “合作出书”有何黑幕
谁动了我们的教辅书
粗制滥造、质量低下,成为最近几年中、小学教辅书的“痼疾”,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劣质教辅书流入市场?业内人士很一致地把矛头直指图书发行环节。
“书店里在卖的教辅书还算质量好的呢。毕竟能在市场上零售的,质量总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最劣质的教辅书往往就是那些书商通过教育部门或各个学校做发行,指定学生购买的教辅书。”一位中学老师直言不讳。
据了解,现在的中学里,或多或少都存在向学生指定购买教辅书的情况。
“我们做的教辅书都是走新华书店的,质量必须要过硬,所以成本也相应比别人高。和很多读者一样,我们最痛恨的也是那些让劣质教辅书直接进学校的书商。他们把这个行业都做坏了!”注册了自己品牌的马先生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浙江省有40万高中生,通过学校发行,一本书发行一两万册是轻轻松松的一件事。“基本发行5000册就能产生利润了。”
这些不合格的教辅书,大多是出版社与书商合作出版的。
业内人士都知道,所谓“合作出书”,有一种情况就是,书商变相从出版社买书号,书名义上由出版社出版,而且书商一般都会向出版社交纳10%左右的管理费,但很少有出版社履行管理职责,图书的整个流程基本都由书商自己撑控。
一位做了十年教辅书的书商帮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本定价为10元的教辅书,印制成本(纸张、印刷)占20%,出版社的管理费为10%左右,作者的稿费约1万元,排版、校对需要支付5000元。所以,这本书发行1万册才基本能保本。如果要发行几千册就有赢利,惟一的办法就是降低作者稿费和校对排版的费用。
“降低稿费很简单,不要请好的老师,随便找几个人拷贝、粘贴一下就行了。”一位出版社编辑说。
一位做英语教辅书的编辑也抱怨说,出版社找了一堆中专毕业生来做校对,“他们没有一次能给我校清楚的”。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