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有一篇《翠鸟》的课文。2003年,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关于老渔翁和孩子的对话,被编者作了“生硬”的改编。
当年9月,一篇《教学札记二则》的文章及时发表在小学基础教育权威刊物《小学教学研究》上,该文对《翠鸟》的改编提出了大胆的质疑!现在,我们看到
的《翠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版本。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庆阳市宁县良平乡惠家小学的代课老师惠志敏。他在该刊物上发表的教学论文,曾经填补了当年庆阳地区教育界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小学教研论文的空白。
随着代课教师将退出历史舞台政策的出台,现在,他离开了曾经奋斗了21年的讲台。42岁的他已经两鬓花白,但为了生存,2006年秋末他来到省城兰州,他想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一个原本是教师的人,“失业”后走进了陌生的城市。
10月29日早上7时许,从庆阳宁县发往兰州的长途汽车缓缓进站。惠志敏揉揉惺忪的睡眼,提着破旧的皮包,走出车站大门。
他拿出一块干馍馍,边走边啃,向行人打探去火车站的路。
火车站的广场早晨比较清冷,有十几个提着大包小包的人聚集在火车站进站口,惠志敏赶紧凑了上去。这些从新疆返回的摘棉工看了看眼前这位老实巴交的中年男子,疑惑地说:“老哥,你没有出过门吧?火车站有什么活儿干啊!”惠志敏原想跟他们打听些信息,同时也希望能找到活干,一个小时后他失望了,但他并没有立即离开火车站广场,而是注意着三三两两从车站出来的农民工,他不时凑上去搭讪。
下午1时40分,他感觉又累又饿,在平凉路一家店铺买了一袋方便面,加上剩下的一块干馍馍,喝着好心老板给他的一杯热水,凑合着吃了午餐。
惠志敏是到兰州打工来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到省城。从民办教师到代课老师他整整干了21年,工资从每月40多元涨到200多元。“当老师,我把家当穷了,人也熬老了!”他说。他今年42岁,但眼角皱纹密集、两鬓花白,看上去像个小老头!
1985年,21岁的惠志敏高考落榜后在本村小学当起了民办老师。对于当年的农村青年来说,能当上民办老师不仅受人尊敬,还意味着有可能转正,吃上公家饭。“高中毕业在当年的农村来说,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那时我怀着满腔热忱,想着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家乡的孩子,让他们都能考上大学、走出贫困的山区,这是我的心愿!”惠志敏喜欢文学,他希望这个梦能在教学之余永远延伸下去。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他最直接、最残酷的现实是两个字:贫穷。
2000年前后,全国所有1984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最后一批转正,惠志敏1985年参加工作,自然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从此,生活再没有多少转机,但他没有离开惠家小学,继续当代课老师,期待着有奇迹出现。今年8月,宁县所有代课老师和尚未分配的师范院校的学生参加中小学教师招考,惠志敏以7分之差再次错过机会,虽然目前还没有接到明确的清退文件,但他已被口头告知,再不能回学校上课了。
几年前,惠志敏的父亲中风偏瘫,为给父亲看病他至今仍背着4万余元的外债。债还不清,如今又被划出了代课老师的队伍,他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但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今年女儿以超出本科录取线20多分的成绩被甘肃农业大学录取,但惠志敏因无钱供女儿上学最后放弃了,孩子为此两天没有吃饭,而他自己也心如刀割:“我当了21年的教师,盼望着每个孩子能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但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却上不起学!”孩子被迫弃学让他懊悔不已!眼下,女儿正在继续复读。他想着利用这个机会给女儿多少挣些学费。
当天,惠志敏没有找到工作。晚上他在长途汽车站呆了一宿。
30日早上,惠志敏买了一份报纸,抄下了10多条比较适合自己的用工信息。为了省钱,惠志敏一路打听着步行到滨河路一家化肥厂去应聘配送工。但对方打量了他一番后说:“你年龄太大了,我们这里的活你干不动!”下午,惠志敏又来到秦安路一家公司,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表格,当他在年龄一栏填上“42”岁时,对方在他脸上看了好一阵,他感到浑身不自在。最后,在对方不信任的眼神下,惠志敏选择默默地离开。这一天,惠志敏去了五六家用人单位,几乎没有一家愿意用他。“很简单,我除了过去代课的经历,没有一技之长,这21年,要是我不当老师,学上一门技术,也能把家给养活了!”路上,他一边闷闷地说着,一边用舌头舔着干裂的嘴唇。
“从心底里说,我很喜欢教师这份职业,站在讲台上感觉心里踏实!”他喃喃地说。在宁县,和惠志敏一样的代课老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8月份全县招考期间,有2000多名代课老师报名参加,他们都在农村偏僻的小学执教多年。因为执著和喜欢,惠志敏作为一名代课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做出让同行刮目的成绩。这次他来兰州时,除了揣着一百多元钱外,提包里还装着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文凭和七八本荣誉证书!
因为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惠志敏对语文教学劲头十足。1987年初,他的第一篇语文教学研究论文《浅谈教学设计》在全国性权威教育刊物《小学教学研究》上发表了。在庆阳地区
《教育简报》上转载后,被称为填补了庆阳地区教育界小学语文教研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空白,一时传为佳话!即便是后来他没有转正成为公办老师,但他的探索精神一直不减。2002年,惠志敏撰写的《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中国教育报》登载后,被评为“教育素养与学生成才笔谈”论文一等奖。
时间不长,惠志敏在语文教研上有了一次更大的突破,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他因此被《中国教育文库》和北师大主办的《中国基础教育》杂志分别聘为特约编辑;同年,香港《中国教育改革》杂志社转载了《教学札记二则》,对方还来函邀请惠志敏前往香港参加学术交流会,但因为交不起360元的费用,不得不割舍此行。熟悉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的老师会注意到,该教材有一篇课文《翠鸟》,2003年以前一直保持原版本,2003年新学年伊始,课文《翠鸟》的最后一段有关老渔翁和孩子的对话进行了改编。也就在2003年9月,一篇《教学札记二则》的文章在国家级教学专业刊物《小学教学研究》上发表了,作者对课文《翠鸟》改编后的内容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而今天,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册里的文章《翠鸟》被改编的内容已经被恢复。而提出质疑的作者就是当时的小学代课老师惠志敏。“在《小学教学研究》上,只有我这一篇探讨文章!”谈到这里,惠志敏的眼神放出光芒。
这篇论文当时在庆阳的小学教师中引起不小震动。但今天,这位曾经富有探索精神的代课老师却离开了讲台。
下午6时许,惠志敏说,他得赶到一个老乡的住处去,天一黑他就摸不着东南西北了!
10月31日上午,他的口袋里只剩下25.85元钱,他不敢坐车,不敢打电话。下午,他直奔段家滩一家货运公司。装卸货物的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五六个人包一车,1吨10元,装卸完毕平分报酬。惠志敏根本不是这些小伙子的对手,老板出于同情按一半工资接纳了他。他一咬牙,扛起一个百十来斤的蛇皮袋,四五个来回之后,他大汗淋漓,两腿发软,3个小时后货卸完了,他瘫在地上不动了!这次,惠志敏挣了12元,这是他3天来在兰州打工挣到的第一笔钱。“这活儿我干不了,会要命的!”他寻思着再作打算。
休息的片刻,惠志敏给伏龙坪的一个老乡打了个电话,对方问:“老家给你来电话了,问找到活了没有?”“你就说找到了,先试着干干!”惠志敏放下电话,一脸茫然。
“其实,我们这些代课老师,除了热爱这个职业,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转正!”在他的印象中,在农村,有门路的公办老师呆上几年都会挤破头往县城或条件好的学校跑。几十年在农村一直呆着不动的大都是代课老师。大家谁都不敢讲条件,“把课代好,能对得起孩子和乡亲,希望有一天能够转正!”惠志敏在惠家村小学21年几乎没有挪过地方,尽管他发表过不少学术论文,教学成绩也很突出,但他只有一次在全乡被评为模范教师。“代课老师没有资格参加县、市先进教师等方面的评选,仅仅限制在学校和乡镇范围内!”惠志敏认为,当初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正后,政策上就应该下决心彻底清退,或许,好多人趁早还有其它奔头,“我们被彻底耽误了,到了万事缠身的中年,却被清退!”
庆阳市作为甘肃省清退代课教师工作的试点城市,截至2006年10月,共清退代课教师1042名。这与庆阳市将清退6226名代课教师的目标相去甚远。不言而喻,惠志敏是这些代课教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而真实的情况是,庆阳市是我省代课教师数量最多的地区,在这次清退代课教师的过程中,对2000年以前聘用的代课教师,将采取一次性补助的办法予以清退,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对2001年1月1日以后聘用的代课教师,每人每年补助100元。按照制定的清退补助标准,庆阳市财政面临1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缺口。
11月1日晚7时许,惠志敏打电话告诉记者:“老乡给我找了一份活儿,在南山搬石头,一天30元!”电话里,他很高兴。此后就再没有他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