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半岛网闻 > 正文  
 
预防老年人空巢综合征 孝敬父母应加强精神赡养

青岛新闻网  2006-10-30 16:25:21 青岛晚报

 

  “空巢综合征”缠上老年人

  专家建议孝敬父母应加强“精神赡养”

  晚报讯 自从3年前,女儿成家单住之后,原本性格开朗的章翠兰就开始变得沉默起来,整日闷闷不乐,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甚至连自己的老伴都懒
得理,还动不动就喜欢发火,大哭。后来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老年抑郁症症状。前不久,一位身患抑郁症的老人突然发病,挥刀砍向自己的外孙,幸亏有人及时制止,才没有酿成惨祸……今天是老人节,记者从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获悉,随着岛城“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综合征”也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老年痴呆等老年性精神障碍发病率不断升高。

  记者从青岛市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岛城市区独居老人高达11万人,空巢户达6.3万户,即每10户老年家庭就有4户“空巢”,“空巢”户数和“空巢”人数均达到了市内四区的历史最高水平,已超过了全国及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平均水平。调查发现,25%以上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在精神生活及情感方面极度“饥饿”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更巨大的伤害。这些“空巢老人”难以享受到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每天夫妻二人相对或形单影只,加之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很容易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圈,由此产生孤独感和畏惧情绪。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主要是子女,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个闲、一个忙,一个需人陪、一个没时间陪”的矛盾,出现了老年人“精神贫乏”问题,因长期缺乏感情交流,易使老人产生感情漠然、灰心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各类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心理咨询专家介绍,求诊的空巢老人已经占到了门诊量的10%以上。在“空巢综合征”引发的精神疾病中,老年性抑郁症是最多见的症状。抑郁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本身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就约为1/7左右。而“空巢老人”更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时若不注意及时调节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此外,“空巢老人”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状态,就会出现情感脆弱、容易灰心、进取心差、自卑、自责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还会导致老年性痴呆症。

  专家们建议,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设身处地为老人考虑。而另一方面,老人们自己应该调整生活重心和生活节奏,对生活倾注热情,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种花养草等消闲活动。(田璐)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游客下山滑倒摔断右腿受救助 受伤归罪景点道路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免费学习儿童英语来欧鹿(送教材)
· 青岛唯一全外教授课的英语学校
· 新闻网•家居快乐大团购火爆报名中
· 走近大师,俄罗斯当代油画展开幕
· 浓情新加坡,欢乐看女猩活动细则
· 西交大MBA与经济法学硕士同时热招
· 九九重阳节 浓浓极地情
· 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班
· 评估您的二手车,赢5000元旅游大奖
· 谷歌淘宝打造网上购物新理念
· 浦发银行青岛分行诚聘英才
· 不用洗衣粉洗衣机国家标准开始制定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