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超前教育三年级露弊端

青岛新闻网  2006-09-28 19:56:30 搜狐母婴

 

  开学不久,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原来是孩子在幼儿阶段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小学学习方法未掌握好,等到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这种现象被幼教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专家表示,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反而
给孩子带来厌学情绪;而三年级正是小学学习的一道“坎”,家长要“授之以渔”,注意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老本”吃光成绩下滑

  近日,在上海浦东上小学三年级的新生林林很郁闷:以前她上课开小差,考试照样能拿满分;可一到三年级,林林的成绩突然下滑。就算她努力听课,认真做作业,考试还是不理想。林林妈妈很担心:为什么从小一向聪明的林林,三年级成为她学习的一道“坎”?

  幼教专家咨询后发现,原来林林学不好,是因为幼儿阶段学得太多。每个双休日,计算机、算 术、识字、阅读、英语会话,样样都上。刚上小学,她什么都懂,上课根本不听。靠着以前超前教育的“老底”,就能考到不错的成绩。到了三年级要学习新东西,但由于一、二年级打的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未掌握,也就很难学好。

  超前教育削弱兴趣

  像这样的三年级学生出现成绩“滑铁卢”的现象还不少见。据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家庭过分实施超前教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猛下工夫。如今,四五岁的孩子就识字五六百个,开口便是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朗朗上口地背诵几十首唐诗。那些认识1000个字的学前儿童,足以应付一年级的全年课程。

  “班里有一半学生都学过识字,还掌握了简单的英语口语,对小学一年级课程没有兴趣,这是必然的。”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张老师说。但到三年级,超前教育的“老本”吃光了,又没及时掌握小学学习方法,难免出现“滑铁卢”。

  学前教育应适度

  “学前教育应该做到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不要成为一种压力。如果过度的幼儿超前教育影响到了正常义务教育,就得不偿失了!”上海浦东新区小龙鱼环球幼儿园园长何琦告诉记者:“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不应只看到孩子掌握技能方面的能力,会说英语、背唐诗、算算术,并不代表将来一定学习好。家长应在游戏活动中,强调语言、知识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倡‘玩中学’。”

  上海浦东德州二村小学校长助理王晓骅老师表示:“我们并不要求家长过度进行提前教育,家长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教他们。毕竟学校还是要从同一起跑线上教育孩子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孩子学习,避免厌学情绪,不少学校在新生入学一年级时还使出了“花招”。

  有的学校在统一基础教育之余,让一些起跑线较高的孩子带头自己做小老师,给其他小朋友讲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宝宝是顽皮还是多动症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青岛唯一全外教授课的纯英语学校
· 极地海洋世界上演“美女与海兽”
· 绝版广告位 福州路大型户外广告招商
· 新托福(New Toefl iBT)青岛总代理
· 在中网青啤成为其他赞助商追随对象
· 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班
· 文蒸嘉尔幼儿园亲子园招生(双语)
· 岛城最大的外语培训基地—赛思
· 全球首个成套家电标准发布
· 对外经贸大学MBA班开始招生
· 五色土-投资收益7% 借款仅需三五天
· 青岛华侨学校 韩国大学直通车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