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某网站新闻中心刚刚完成的一项对15068个受访者的调查发现——
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想倾诉却不知道电话应该打给谁
囡囡上个月回南方老家办了婚礼。
回北京后,她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再请朋友们吃顿饭。这些天,她把手机里的电话号码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始终无法确定到底该请谁。
“手机里有近500个号码,其中多数是工作后认识的,有同事、同行、客户、专家等等。还有同学,主要是大学和高中同学。”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名字囡囡死活想不起是谁,但又不敢贸然删掉。
囡囡说,在北京7年有余,到现在才突然发现,尽管结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朋友却越来越少了。手机里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有的已尘封多年,有的只是一面之交,有的甚至素未谋面……真正经常联系的,还是有限的那几个。
记者曾经听到身边不少人抱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手机,却不知道要打给谁;周末想出去玩,往往找不到伙伴;甚至有时候想出去吃顿饭,都会为人选问题发愁。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
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换句话说,八成受访者认为,算得上朋友的人不到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另有26%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熟人数目超过100个。
81.2%的人认为朋友应该“值得信赖”
究竟什么人能叫做朋友?公众对朋友有哪些期待呢?
本次调查显示,81.2%的人认为朋友应该“值得信赖”,65.9%的人觉得“能在关键时刻帮上忙”的才叫朋友,52.4%的觉得朋友之间应该“能互相分担心事”。同时,调查也发现,80.0%的人承认,自己的朋友大多是以前的同学。
“同学之间的关系才最牢靠。”虽然已经毕业三年多了,但花生主要的社交伙伴还是痞子、四儿等大学同学。他们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打牌、踢球……
在花生看来,尽管每天因工作关系打交道的人很多,但那些都称不上真正的朋友。“同事之间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工作,多没劲啊!”
有类似感觉的还有小艾。她在一家公司上班,同事关系处得不错,但下了班,她还是喜欢找大学同学逛街、聊天。在她看来,同事之间只适合于“点到为止”,可以打打闹闹,但不能深交,否则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单位,工资都是背靠背的,谁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尽管已经毕业多年,但只要谈及校园生活,就会露出向往和怀念之情——回忆去食堂打饭的情形,怀念在篮球场上的英姿,甚至某位老师上课的搞笑场面都历历在目……
当然,也有人表示了不同看法,笑笑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后,笑笑去了一家杂志社,和两个新同事一起租了一间小屋。三个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在背后说领导坏话,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在她看来,同事和同学一样,只要真诚相待,就有可能成为好朋友。
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哪来时间维系友谊
在媒体工作的小陈每天需要打交道的人很多。这个在别人看来外向、爽朗的女孩,却常常用“自闭”形容自己。小陈说,她的生活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QQ、MSN等网聊工具,能发短信的决不打电话,能打电话的决不面谈。在她看来,网聊和短信才是最伟大的“发明”,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减少人情世故,没有语气,无需表情。
和小陈一样,小王也是现代通讯工具的忠实拥护者。小王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到现在已经4年多了。然而,和刚来时一样,他在北京还是没什么朋友,每天除了上班外,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泡网。
小王热衷各种网聊,他指点江山、议论时事、抱怨工作、批评生活,甚至有时候会讲些黄色笑话。“不上网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做什么好。偌大的北京城,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天说地的人,真是悲哀啊。”
记者在对北大、人大等几所高校毕业生进行采访时发现,毕业时间越长,朋友就越少,孤独感越强烈。姜琳是人大98届毕业生,她说:“刚毕业那会儿同学还经常聚会,后来就越来越少,现在一年能聚上一次就不错了。”提及大学同学,姜琳有些感伤,她说,以前的好友,现在大多没有联系了,最多是在网上见到时聊几句。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忙、压力大,谁也不敢轻易去打扰别人。”姜琳这句话,让很多都市年轻人感同身受。王剑毕业以后,就再没有跟同学联系了,“不是不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王剑在一家外企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天回到家,只想踏踏实实睡一觉。“友情和爱情一样,需要用心去经营,可是,对于我们这种还没在社会上立足的年轻人来说,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哪儿有时间顾得上维系友谊呢?”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失”友谊;还有58.9%的人认为,社会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无暇沟通和交流;另外,有24.4%的人认为,网络交往方式容易造成情感疏离,也是朋友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攒朋友比攒钱更重要
“熟人当然越来越多,但朋友也不会越来越少啊!”张志远,某IT企业公关总监。由于工作关系以及之前的若干工作经历,他结交甚广,至于有多少熟人和朋友,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在他看来,朋友是资源,是财富,因此,“要像攒钱一样积攒朋友”。
张志远是个豪爽之人,尽管工资不菲,却是个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对此,他毫不在乎——反正还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说,除了新结交的朋友外,他和老朋友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每逢周末总要出来聚聚。“无论新老朋友,只要用心经营,都是好朋友。”
张志远说,那些抱怨朋友越来越少的人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不主动和朋友联系,却抱怨人情越来越冷淡;把自己封闭起来,却抱怨没人愿走进他的内心。“你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你关心朋友,朋友自然会关心你。什么是朋友,朋友应该是相互的,而不是只求回报,不愿付出。”
对此,社会学专家认为,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也改变了以家庭、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人们随意流动,更多地处于一种离散状态,因此,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定。而这种复杂和不确定,又影响了人们的进一步交往,这就是现代都市人交知心朋友越来越难的主要原因。
“拥有知心朋友就相当于构造了一道安全网,朋友数量的下降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美国社会学家、《美国的社会孤立:二十年来核心讨论圈子的变化》作者之一罗文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攒朋友比攒钱更重要,因为朋友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机会,更可以帮我们分忧解难,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报记者 黄少华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