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
长期从事海洋研究的康建成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开设“全球环境问题”公选课。他告诉记者,目前选课大学生中只有不到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海域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公里,许
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
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
“如果我们不及时补上‘海洋意识’这一课,我们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就很难实现可持续,我们的海洋强国之梦就会一直很遥远!”多位专家如此忧心忡忡向记者表示。
“造成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明清以来的‘禁海’政策,使本就脆弱的中国海洋意识遭到了最为严重的禁锢。此后,我们也并没有系统性补上‘海洋意识’这一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国强如此认为。
专家告诉记者,受海洋意识薄弱的影响,我国在海洋教育、海洋研究等方面均比一些发达国家要落后许多,由此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如果再不重视这一问题,看似一时的“观念落后”将使得我们再次失去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度”远远不够
中国已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闭关锁国,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发展海洋战略,已成为国家高层的战略考虑,海洋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海洋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制订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及相关海洋规划,海洋开发和建设海洋强国已经写进了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这都是令人感到鼓舞的。
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和机构已开始强化对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如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设立专门的《海洋国土》课程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连续播放了四十集大型电视系列片《走向海洋》,收视率也不错。另外,一些地方开始定期举行的海洋节和海洋论坛。
“但这些与目前国民海洋意识的薄弱现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在整体上还比较薄弱。这对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维护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战略十分不利。”
北京、上海部分高校里的一些大学生对记者提出的“海洋问题”并没显示出太多的兴趣:“南沙群岛距离大陆那么远,产生争议也很正常”、“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争几个小岛有意义吗?”
一时的意识薄弱并不可怕,更让人感觉忧虑的是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海洋观教育。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军少将郑明对记者说:“1995年,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读物《新三字经》曾将我国的国土范围描述为‘从昆仑,到海滨’,在一些专家的强烈建议下,第二版印刷时才修正为‘从昆仑,到南沙’。”
教育专家认为,近年来在我国,作为海洋教育主要载体的地理课程教育出现弱化倾向。一方面,中学地理作为副课,不少城市已不纳入高考范围,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我国中学、大学阶段细分专业过早,学生的接触面、知识面较窄,对地球环境缺乏了解,青少年海洋国土观教育严重不足。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已把地理和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5门核心课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教授指出,对于青少年的海洋知识缺乏、海洋观念淡漠问题已不能再熟视无睹。“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乡土’特色越来越浓,海洋的内容被越砍越少!这是一种有严重缺失的教育,在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开发海洋的今天,脚步放慢就要落后于别人,更何况自缚手脚呢?”
海洋出版社社长盖广生呼吁,我国目前流行的国土观念亟待更新,国民尽快树立新的海洋国土观。他说,海岸带、海岛土地及其地下底土资源、内海、领海和海岛上层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水文气候资源、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水及其化学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底文物及其他遗弃物等都是国家国土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洋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缺乏足够的海洋国土教育,许多人对我国海洋权益所面临的挑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主权范畴,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国土安全等多方面,而我国海洋权益所面临的威胁,许多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李国强告诉记者,尽管我国享有主权的海域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但却是主要海洋国家中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海洋面积仅为0.0025平方公里;世界人均占有海洋石油可采储量为22吨至27吨,我国人均不足10吨;我国海港的分布密度为每千公里海岸线2.2个,而美国为8.3个,日本为33.1个。
专家表示十分忧虑:我国海洋疆域局势纷繁复杂,海洋划界争议不断,海洋资源遭到掠夺,渔民生产安全得不到完善保障。联系到海洋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背景,我们比任何国家都要强调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但到现在,许多人还认识不到这一点。
在海洋意识薄弱的整体环境下,一些地方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沿用的还是粗放型的发展观念。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虽然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在内的许多沿海省市都提出了要发展“海洋经济”、“滨海产业”,但一些领导和政府部门缺乏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和战略高度,偏重于局部和眼前利益。如,一些地方近年来大规模的海涂围垦和堵港蓄淡工程,已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地方则注重在沿海建设重工业带,而对密集产业发展对海洋的影响则研究、论证甚少。
“找海洋专家难”背后的尴尬
记者近期奔赴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海南等沿海省市各沿海城市,希望通过丰富的专家资源对我国的海洋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每到一地都会面临“找战略研究专家难”的尴尬。虽然我国海洋局势纷繁复杂、权益受侵损问题不时出现,但各地研究关注这一国家重大课题的机构、对此有系统研究的专家却屈指可数。
山东省青岛市是我国海洋科研力量分布最集中的一个城市,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全国60%左右的海洋科研机构,均扎堆于这一北方滨海重镇。
记者来到那里采访时发现,聚集青岛的众多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均以技术研究为主,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海洋战略研究部门,特别是在海洋权益研究方面近乎空白。
与此类似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这3所大陆目前仅有的海洋类高校,至今仍没有设立培养海洋综合人才的专业,培养和科研领域仍然集中在水产、矿产、航运等传统技术领域。
我国海洋人才陷入“青黄不接”局面。“目前在国内,研究《海洋法》的专家很少,在国内连能一起讨论的人都越来越难找。我感觉自己回国后已经逐渐脱离了海洋法研究最前沿的圈子。”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法研究所所长薛桂芳向记者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
在中国海洋大学,薛桂芳所从事的研究《海洋法》的专业没有本科和硕士博士点,“海洋经济学科倒是有博士点,但也是以农林经济的名义申请的。没有学生,学科怎么发展?再过几年我们的黄金年龄就结束了。”薛桂芳说。
浙江海洋学院校党委的一位副书记向记者坦陈,学校目前海洋战略研究力量很薄弱,确实存在“重理轻文”的弊端和隐患,学校党委目前正着手筹划加强海洋综合学科的建设。
在战略研究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一些领域还存在着“政府找不到专家,专家也找不到政府”的尴尬局面。
中国海洋大学刘中民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海洋政治。刘中民介绍,这个学科目前是国际海洋界最盛行的学科之一。“比如澳大利亚,虽然涉海纠纷并不多,但研究海洋政治的专家学者却非常多,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亚的卧龙岗大学,该大学有一个海洋政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的很多海军将军退役后都来到这里,与涉海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直接为海军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但是作为研究海洋政治的专家,刘中民认为他们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并不密切。
另一方面,我国海洋监管体制的“群龙闹海”现象也导致了各方面研究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兵团作战”的合力,为国家提供科学快速的海洋处理预案。记者了解到,世界当代海洋事业的发展,各国都从加强海洋科技入手,并且尽量统筹规划、整合力量,而这正是我国的弱点。我国涉海部门多达二十几个,中央部委与省市县、海军与地方等方面业务的分割情况也很厉害,各部门在信息上不通气,真正考虑国家宏观问题的不多。由于对海洋科技发展重视和投入不足,我国海洋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落后于先进国家15年左右,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经济、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在海洋战略研究人才缺乏的背后,显示的是我国海洋战略研究与海洋意识薄弱之间的正对应关系。我国海洋研究部门还停留在过去“专业重于战略”的状态,海洋科研仍主要集中在矿产、水产等方面的研究,社科类、战略类的研究严重滞后。而这一现状,同样折射出有关部门海洋意识薄弱的现状。因此提高整体的意识,强化国民教育是必须的,而首先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人才缺乏等原因,当前我国对海洋权益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上的海洋大国,科学决策滞后,这使得我国在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获得更多相应的利益。我国不仅过多地承担责任和义务,也忽视了权益保障。
相关人士呼吁,基于目前我国整体海洋意识薄弱的现状,一方面我们要在海洋意识的教育和普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建立起海洋综合人才和专家的培养机制。海洋维权涉及科技、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领域,专业性强,加强高校海洋综合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的海洋综合人才势在必行。国家应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建设,使之成为我国海洋综合人才培养的摇篮。而有了海洋综合性研究的权威机构,则可以不断促使专家声音向国民中传递,起到增强海洋意识的“种子”作用。
(记者张淼淼、俞丽虹、梁钢华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穆健